第11章 甜美的陷阱(下) (第2/3页)
“不可能,”老周否定道,“苏兰心是女性,录音中的声音明显是男性。”
邢从舟却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除非...‘隼’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角色,一个身份,可以被不同人扮演和使用。”
这个猜想让所有线索都有了新的解释。苏兰心可能不是“隼”,而是在模仿或利用“隼”的身份来完成自己的计划。
当晚,邢从舟在办公室熬夜重新梳理所有证据。在对比不同案件中糖画的细微差别时,他忽然发现一个模式:每个糖画的造型不仅代表受害者,还暗示着下一个目标。
隼→龙→凤→鱼...下一个会是什么?
根据传统糖画造型序列,隼之后通常是龙(王志远书房有龙纹装饰),龙之后是凤(陈景明的拍卖行名“珍艺斋”有凤凰标志),凤之后是鱼...
“鱼...”邢从舟喃喃道,“‘鱼’在犯罪网络中指代什么?或者谁?”
他立即调出“青龙会”名单,寻找与“鱼”相关的成员。名单上第11号成员名叫余启航,谐音“鱼”,是康城水产大亨,同时也以收藏古代水生生物相关文物闻名。
“下一个目标可能是余启航!”邢从舟立即向老周报告。
警方立即部署对余启航的保护和监控。但在他们赶到余宅前,噩耗传来:余启航在自家水族馆中溺水身亡,现场发现糖画碎片和苦兰标记。
凶手又一次抢先一步。
余启航的死亡现场极其诡异。他倒在私人水族馆的巨大鲨鱼缸前,全身湿透,手中紧握着一块鱼形糖画。初步检查显示他是溺水而死,但胃内没有水,更像是死后被布置的现场。
“凶手在玩弄我们。”老周愤怒地说,“每次都抢先一步,像是知道我们的行动。”
邢从舟沉默不语,他注意到一个细节:余启航手中的糖画不是老糖王的工艺,而是更加粗糙的手工制作,像是初学者作品。
“糖画来源变了,”他指出,“要么苏兰心有了帮手,要么...”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另一种可能性:可能有模仿犯出现,或者苏兰心已经不是唯一的“清理者”。
回到警局,技术队有了重大发现。通过对所有案件现场的糖画残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他们发现了一个模式:赵乾、梁世琛案件中的糖画含有苦兰生物碱;王志远案件中的糖画含有镇静剂成分;而陈景明和余启航案件中的糖画则含有一种罕见的毒素。
“不同目标的糖画成分不同,”宋冰总结道,“说明凶手的用药有特定目的,不是随意选择。”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对余启航电脑的取证中,技术队发现了他与一个匿名者的邮件往来。邮件内容暗示余启航正在策划反击“清理行动”,并提到“真正的隼即将归来”。
“真正的隼?”邢从舟皱眉,“所以我们现在面对的可能是两个‘隼’?或者‘隼’有真假之分?”
案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原本清晰的复仇叙事现在笼罩上了权力斗争和身份迷雾。
当晚,邢从舟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对方使用变声器,但语气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