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六十九章 年度最重要的航天发射任务 (第2/3页)
。这次建木九号用的是改进型 YF-130发动机,推力比上一次发射提升了 8%,针对南海发射场的高湿度环境,我们还在燃料输送管外层加了纳米陶瓷涂层,防止冷凝水影响管路压力。”
指挥大厅的穹顶呈弧形,淡蓝色的背景光从顶部的格栅中漫溢出来,落在五十多块拼接而成的巨幅显示屏上,将整个空间衬得像一片静谧的科技深海。正中央的主屏幕被分割成四个区域:左上是南海发射场的实时画面,银白色的建木九号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中央,塔架上的橘红色摆杆如同巨人的手臂,轻轻托着火箭的箭体;右上是行者载人飞船的内部结构图,绿色的线条标注出生命保障系统的管路走向;左下是两只猕猴的实时监控画面,一只通体浅黄的猕猴正蹲在生物舱的角落,用爪子扒拉着面前的圆形食盆,另一只深棕色的猕猴则贴在舱壁上,好奇地盯着旁边闪烁的红色传感器;右下则是一组不断跳动的数据流,从燃料储量到舱内温度,每一项数据都用不同颜色标注,绿色代表正常,黄色代表预警,红色则代表危险——此刻,整个屏幕上看不到一丝黄色。
“吴总,这边请。”余成武引着众人走到大厅前方的指挥台前,这里预留了五个位置,正对着主屏幕的最佳视角。指挥台上的每个席位前都有一块独立的触控屏,吴浩坐下时,触控屏自动亮起,显示出他的身份信息,同时弹出一组快捷操作按钮:数据放大、画面切换、参数对比。
吴浩的指尖在触控屏上轻轻滑动,将主屏幕上的发射场画面放大,目光落在火箭底部的导流槽上:“导流槽的冷却水系统调试得怎么样?上次建木八号发射时,因为冷却水喷射角度偏差,导致箭体底部温度比预期高了 3℃,这次应该解决了吧?”
周向明立刻上前一步,在吴浩的触控屏上点出一组曲线图表:“您记性真好,那次的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了攻关小组。这次的冷却水系统改用了三维旋转喷头,能形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