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六十五章 沧溟 (第2/3页)
裹着泥沙冲进传感器,可能会影响数据采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沧溟”号腹部的超导线圈上,“你们研发的这个磁传感器,真能在4000米深海扛住浊流冲击?”
“放心,线圈外层有三层防护。”吴浩起身掀开设备舱盖,露出里面淡紫色的超导线圈——线圈用月球提取的钬掺杂氢化钇材料制成,外层裹着2毫米厚的碳化硅陶瓷,最外层还有可伸缩的钛合金防护网,“而且我们加了‘脉冲除杂’功能,一旦检测到泥沙附着,会通过高频磁场震动把杂质抖落,不影响信号采集。”
上午九点,“沧溟”号被起重机缓缓吊离甲板,像一条银色的巨鱼,慢慢沉入碧蓝的海水。赵子溪守在主控室的显示屏前,手指悬在紧急制动按钮上方,屏幕上的深度数值不断跳动:100米、500米、1000米……当数值跳到2800米时,屏幕上的热成像图突然出现了雪花纹。
“信号衰减!是温跃层的影响!”年轻工程师小李的声音带着紧张,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飞快地滑动鼠标,试图调出备用频段,“传感器的穿透率从98%降到了82%,再这样下去,热泉口的生物数据就采不全了。”
吴浩盯着屏幕上的温度曲线,温跃层的温差达到了12℃,低温让超导线圈的电流稳定性出现了波动。他没有立刻下令调整,而是俯身凑近显示屏,看着曲线拐点处的微小抖动——那是钬元素在低温下的磁响应信号,比实验室模拟的数据更活跃。“启动‘梯度加热’模式,让线圈分三段升温,每段维持在8℃。”他按下通信按钮,声音平稳得像深海的海水,“用钬掺杂材料的磁滞效应补偿信号,小李,把磁场频率调到50赫兹,同步记录电流变化。”
小李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随即加快了速度。主控室里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和深潜器传回的微弱嗡鸣,屏幕上的雪花纹渐渐淡去,热泉口模糊的轮廓重新显现——黑色的“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