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零二章 给天空织张“网” (第2/3页)
南昌洪水期间,吴浩和林薇在滕王阁的临时指挥部里熬了三天。当第一架载着救灾物资的飞行器穿越雨幕时,林薇突然哭了。她指着屏幕上的运输航线,那是用NC市民的微信步数数据生成的——“走的人多的地方,就是最需要物资的地方“。吴浩想起出发前,福利院的小姑娘塞给他的彩纸船,上面写着:“给洪都的小朋友送星星灯。“
跨城市扩展的第三年,吴浩和林薇站在青藏高原的边缘,看着首批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的飞行器正在组装。当地牧民骑着马赶来,指着飞行器的螺旋桨说:“像我们的风马旗,能带来好运。“林薇蹲下身,教牧民的孩子用平板电脑画航线,孩子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弯弯曲曲的线,说那是“给羊群找水草的路“。
返程的飞机上,吴浩看见林薇正在修改飞行器的启动界面。背景是安西的初雪,中间用各国文字写着:“雪落时,航线灯就是世界的暖光。“她的手机里存着无数张照片:江城的码头工人在飞行器下躲雨,山城的山城棒棒军帮着搬运起降设备,西安的小学生给飞行器画了兵马俑涂装……
“你说,“林薇忽然握住吴浩的手,“当那些哈萨克斯坦的孩子第一次坐上飞行器时,会不会也像我们在安西那样,觉得技术是会发光的童话?“窗外,雪山的轮廓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吴浩想起导师说过的话:“真正的创新,是让技术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
此刻,他口袋里装着枚用飞行器残骸打磨的戒指,内侧刻着全球扩展的航线图。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无数架飞行器正在雪落时分亮起航灯,它们不仅指引着地理的航线,更串联起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灵湖的大爷第一次空中探孙时流下的泪,就像福利院小姑娘看见雪山时绽放的笑,这些用代码和爱编织的星链,终将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写下属于人类的温暖注脚。
商海的台风季来得像场盛大的交响乐,吴浩站在外滩的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