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脊梁 (第2/3页)
!”
这时,山道上传来一阵急促而坚定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巅的宁静,带着一股初生牛犊般的锐气。徐沣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台阶尽头,带着一身风尘仆仆的气息。他浑身沾满汗渍与尘土,那件青灰色的道袍被凌厉的剑气划破了好几处,露出内衬,剑鞘上也沾满了剑冢深处特有的、带着阴冷气息与岁月尘埃的黑泥。然而,这一切狼狈都无法掩盖他眼中那惊人的光芒——那双眸子亮得如同寒夜穹顶中最璀璨、最执着的星子,燃烧着纯粹的信念之火,直直望向观星台上的司马南,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掌门!我……我刚才在剑冢‘断情崖’附近,竟、竟遇到了师叔祖叶虚当年留下的一缕残魂虚影!他……他持剑立于幻阵破碎之处,对我说:‘剑者,当以心为剑,以意为锋,守得住苍生,才配得上手中剑!’”
司马南只觉得心头像是被重锤狠狠撞击了一下,剧震不已,连声音都因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而变得有些沙哑,带着深沉的感慨:“你师叔祖叶虚的剑……从来都不是为了争强斗狠,他的道……自始至终,便是守护二字。”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郑重地将那柄原本属于叶虚、象征着无上责任与过往荣光的佩剑,亲手系在了徐沣腰间,动作缓慢而充满仪式感。
腰间陡然增加的沉甸甸分量,如同无声的嘱托与千钧重担压在了徐沣的心头,他感受着那份重量,神情无比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的战意如同浇了滚油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盛、明亮。他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迈开大步,朝着山下灯火通明、呼喝不断的演武场疾行而去,步履坚定。行至半山腰的廊道拐角处,恰好遇到了正捧着一大摞厚厚阵法典籍、脚步匆匆赶来的林舒。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瞬间交汇,没有言语的寒暄,彼此却都在对方眼中清晰地捕捉到了那份如出一辙的坚毅、紧迫与对即将到来风暴的觉悟。廊柱上悬挂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昏黄的光影随之晃动,将两人并肩疾行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斜斜地投射在冰冷坚硬的石阶上,那剪影,宛如两柄藏锋于匣、却已透出凛冽寒芒、随时准备出鞘斩断黑暗的绝世利剑,锋芒隐现。
司马南凝望着他们那充满朝气、决绝意志与一往无前气势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廊道尽头的暗影里,心绪如潮,难以平复。她下意识地抬起头,再次望向那深邃得令人心悸的天际,那颗散发着不祥气息的暗星,此刻的光芒似乎比先前更加刺目了几分,猩红如血,冰冷地悬于头顶,如同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夺命利刃,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她轻轻叹了口气,带着无尽的追忆与难以言喻的沉重,指腹温柔又略带颤抖地抚过手中那块边缘破碎、布满蛛网般裂痕的墨玉牌,指尖停留在牌上那个熟悉却又无比遥远、带着孤寂气息的“冥”字上。这块玉牌,正是当年师兄冥天从不离身的贴身信物,残留着他微弱不堪的气息。此刻,玉牌正中那个古朴沧桑的“冥”字,正幽幽地泛着微弱的、仿佛风中残烛般随时会熄灭的青色荧光。
她的指尖悄然掐动一个繁复玄奥、蕴含天地至理与星辰轨迹的法诀,动作精准而充满力量。刹那间,观星台地面镌刻的巨大星图仿佛被注入了生命,无数沉寂的星子次第亮起,璀璨的星芒如奔腾的溪流般在古老阵纹的沟壑中汩汩流淌、汹涌不息,彼此勾连牵引,迅速在虚空之中交织、延展,最终形成一个庞大无比、蕴含无尽玄妙与凛冽杀伐之气的巨大剑阵图案——这正是师尊古墨垣当年倾囊相授、威力足以撼动天地的“九天星斗阵”本源星图。清冷的星光映照着她沉静而决绝的面容。如今,她决心穷尽毕生心力、修为乃至神魂,将这座上古杀阵的浩瀚精髓与无匹威能,一丝一缕、艰难而执着地熔铸进天剑山脉的护山大阵之中,为这守护万千生灵的山门,再添一道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屏障!星光在她眸中流转,仿佛倒映着即将到来的血与火。
山风骤然加剧,如同猛兽般在松林间呼啸奔腾,卷动着涛涛林海,发出阵阵如泣如诉、低沉压抑的呜咽声,强劲的气流吹得她身上宽大的玄色道袍猎猎作响,衣袂疯狂翻飞,仿佛下一刻便要挣脱束缚,乘风归去。她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紧贴胸口的掌门令牌。冰冷的金属质感透过单薄的衣料清晰地传来,令牌上那象征着天剑门千年传承、以古法铭刻的剑徽纹路,每一道沟壑都清晰可辨。然而,这刺骨的冰冷并未带来丝毫寒意,反而像一块滚烫的烙铁,深深烫在她的心口,一股源自血脉深处、因责任而生的磅礴暖流,刹那间汹涌奔腾,驱散了所有的疲惫与彷徨。
“师尊,师叔,师兄,”她迎着扑面而来的凛冽山风,轻声低语,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逾千钧,被呼啸的风卷裹着,坚定不移地送向远方深邃无垠的夜空,“你们放心,天剑门的剑,还没断!只要我司马南在一日,这柄剑,就永远指向邪魔,锋芒所指,护佑苍生!”
山下,演武场中央。徐沣“铮”的一声清越龙吟,悍然拔出腰间的青霜长剑,剑身随之发出兴奋的嗡鸣震颤,一道清冽如寒泉、纯粹至极的青光骤然闪过,凌厉无匹的剑风平地狂卷而起,将散落满地的枯黄落叶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