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赵构被贬 (第2/3页)
拿着朝廷每年的俸禄,又中饱私囊,为官却不作为,要之何用?何不罢免,任用贤能。朝中任何一位官吏,要是不为大宋着想,不为皇上分忧,不为百姓造福,留着何用?”
众人羞愧的低下头,只因赵构所言都是肺腑之言,不仅仅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还说得头头是道,无处反驳。如果反驳,那便是否认赵构所说,而赵构说的话中又带有大宋、皇上、百姓,此乃真正意义所在,故而难以否定。
“臣有本要奏!”
众人纷纷侧目,赵佶撇过头微微一愣,看着潘良贵,道:“准奏!”
潘良贵高声喝道:“臣要奏的便是广平郡王在大殿上有失体统,皇上乃端坐在朝堂上,然广平郡王高声言论,失了君臣之道,目空一切,俨然没有将皇上放在眼里,按照大宋律例理应罢官免职!”
“若非广平郡王是皇子,只怕要问斩也不为过!”
潘良贵不卑不亢,不喜不忧地话语,众人都愣住了,就连赵构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潘良贵,而他却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接着,潘良贵继续说道:“广平郡王乃是皇子,君臣之礼不能忘了;再说,郡王本是监察御史,却罔顾法纪,目无皇上,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宋徽宗赵佶尴尬的说道:“潘尚书,这……”
“启奏皇上,臣乃是礼部尚书,掌管礼部,有些责任与监察御史相等。”潘良贵恭恭敬敬地说道,“广平郡王之前所作所为暂且不论,是非对错,并非臣等过问,一切由皇上定夺。”
“只是广平郡王有失礼仪,乃是国之大体也。大宋本是礼仪之邦,然广平郡王之前言论,虽是情真意切,也是振振有词。身为皇子,却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身为臣子之道,在皇上面前失了礼仪,此乃大大的不敬。”
“皇上贵为九五之尊,人间至尊,身为臣子理应遵从皇命。虽说情有可原,然而郡王身份不同,不仅仅失了君臣之道,就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