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父子约定 (第2/3页)
。如今,蔡京苦心经营十年的势力,不到三年时间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此时,蔡京才知道自己招了皇上的忌讳,悔之晚矣。如今的蔡京身在府中,足不出户,也无心研习书法,整个人耷拉着脑袋,萎靡不振,失去了往日的意气风发,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气魄,就像是丧家犬一样。
当初,被贬数月的蔡京来到杭州后,俨然成为土皇帝,当地乡绅、富商、官员纷纷前来府中,登门拜访蔡京,却被他统统挡在门外,自视甚高,高高在上的蔡京,让他有些得意洋洋,暗想道:“就算我被贬,依旧是权势滔天,不出意外,不久后便可以再次进入京城,到时候你们就等着。”
时光飞溅,转瞬即逝!
得意洋洋的蔡京稳如泰山的坐在府中,饮酒作乐。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数个月过去,就连一年都过去了。每次蔡京得到的消息越来越糟糕,第一个月后他知道杨戬死于皇宫之中,那时候还不屑一顾,觉得不会有什么影响。
两个月过后,蔡京得到京城之中的密报,不是皇上有意召他入宫的意思,反而是听到自己的势力之中的一些人犯了事情,被羁押在大牢之中;数月后,他的长子被贬官,发配边陲;再过数月,蔡京再次听到,一年后他苦心经营的势力,分崩离析。
“天亡我也!”蔡京受到的打击越来越大,就连他的子嗣在朝中的官职都保不住了,仰天叹息一声:“皇上,难道您真的忘记臣的存在了吗?真的让臣永远没有回京之日,臣实在不甘心!……”
宋徽宗雷厉风行的风格,让蔡京怕了,就连朝中大臣也纷纷闭上嘴,所有的大臣都不敢再次劝阻。并且,朝纲之中一些两派之中的大臣,无论在朝中官职多大,一律被贬,甚至于处斩。
一时间,宋徽宗的权力朝中无人敢反对,稍有不慎便会被贬,要不就是被罚。文武百官也不禁有些疑惑,根本就看不透宋徽宗到底是怎么想的,就连书画等全部都摒弃了,一心一意处理朝政。
杨戬虽然被宋徽宗处死,朝中还有童贯存在,他颤颤惊惊,生怕被宋徽宗处斩了。杨戬的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宋徽宗不再是那个书画皇帝,也不再是被朝中大臣欺上瞒下的那个皇帝,而是真正的一言九鼎,处理事情雷厉风行,果断坚毅,只要不涉及朝纲紊乱,以及贪赃枉法之事,宋徽宗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危及朝纲,无论是谁一律贬黜。
从一开始朝中大臣还不明白,看不透宋徽宗意欲何为,直到后来蔡京的势力一点点的瓦解过后,众人才明白,宋徽宗这是在杀鸡儆猴,一石三鸟之策。一来彻底的清除蔡京在朝中的势力;二来告诫朝中两派的人,要是再敢放肆,一律清除;三来,巩固了自己的皇权,皇上至高无上。
朝中大臣有些自恃朝中资格较老者,洋洋洒洒再次提及变革、守旧之事,还未说完直接被宋徽宗罢官,贬为庶民,让他告老还乡。此时,朝中大臣才明白宋徽宗以前只不过是看戏,真正的宋徽宗是外柔内刚之人,之前有所顾忌,不敢独断朝纲,担心朝纲大乱。但是,自从赵构不再皇宫之中,以及蔡京被贬、杨戬之死后,大臣们看见了与众不同的宋徽宗,全身散发着一股稳重,就连身上的儒生之气都消失无踪了,众人暗暗地想道:“以皇上现在的状态来说,谁敢危及朝纲,一律清除。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皇上也不再担心朝中大臣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