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记忆的未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三十九章:记忆的未来 (第1/3页)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深处,第一座“星际记忆中转站”正发出淡紫色的光晕。水晶穹顶下,千万条银色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流转,在中央的量子核心处交织成透明的光网。人类的语言、艺术、科学公式,外星文明的晶体记忆、情感波频、维度认知,正通过记忆编码技术在光网中完成首次双向解码。

    主控室里,林默盯着全息屏幕上跳动的绿码,指尖在操作面板上轻轻滑动。一年前陈志远临终前将外星记忆接口的核心算法托付给他时,枯瘦的手还在颤抖:“老林(林建国)总说记忆会褪色,可技术能让它变成永恒。”此刻,屏幕上代表“泽洛斯文明”的蓝色光点与地球坐标稳定连接,一段带着潮汐般韵律的情感流正缓缓注入人类记忆库——那是泽洛斯人对母星海洋的最后眷恋。

    “记忆同步率 98%,无冲突异常。”AI助手的电子音打破寂静。林默松了口气,转身看向休息室里的苏雨晴。她靠在舷窗边,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月光透过穹顶落在孩子柔软的胎发上,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都结束了?”苏雨晴抬头,眼底带着初为人母的温柔疲惫。三天前,她在月球基地的医疗舱里生下女儿,林默给孩子取名“林忆星”,笔尖落在出生证明上时,他想起父亲林建国常说的“记忆是文明的星星”。

    林默走过去,轻轻碰了碰女儿温热的小手,小家伙立刻攥住他的手指,力道竟意外地沉。“泽洛斯那边传来了他们的创世神话,”他低声说,“不是文字,是类似音乐的能量波动,翻译过来是‘所有开始都源于记得’。”

    苏雨晴笑了,把脸贴在女儿额头上:“等她长大,就能在记忆博物馆里‘听’到这个故事了。”

    一周后,深圳记忆博物馆的开馆仪式吸引了全球目光。这座通体由透光陶瓷建成的建筑如漂浮在城市中的云,内部没有传统展柜,取而代之的是悬浮的全息投影与可触摸的记忆数据流。上午十点,林默推着轮椅上的林建国走进“地球记忆展区”,苏雨晴抱着林忆星跟在身后,婴儿车的扶手上挂着一个磨得发亮的黑色传呼机——那是林默母亲留下的遗物。

    林建国的目光很快被角落的全息影像吸引。光影重组的陈志远穿着熟悉的蓝色工装,手里举着搪瓷杯,笑容还是当年在研究所时的模样。三十年前,两人在戈壁滩上调试第一台记忆存储设备,陈志远把最后一块压缩饼干分给林建国,说:“等成功了,我请你喝二锅头。”后来项目成功了,陈志远却因辐射后遗症提前退休,那杯酒终究没能喝上。

    “老林,你当年欠我的那杯酒。”全息影像突然动了起来,陈志远晃了晃手里的搪瓷杯,杯沿的水珠都清晰可见,“我在火星的记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