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混沌源头的线索 (第2/3页)
为玛雅星轨流泪,看着情侣共享农耕记忆时的牵手,我才明白,真正的永存从来不是‘独自存在’,而是活在宇宙的记忆网络里,活在被需要、被铭记的联结中。”
他的数据流突然展开,调出一段尘封的视频——那是三年前实验前的录像,年轻的陈志远对着镜头调试设备,背景里传来林默母亲的声音:“老陈,你总说意识是数据,可我觉得,它是有温度的,就像记忆一样。”
“林教授说得对。”陈志远的影像转向林建国,眼中的数据流泛起柔和的光晕,“如果能用我的‘存在’,换人类记忆不被吞噬,换那些鲜活的笑声、眼泪、期待能继续在宇宙中流转,这才是我真正的‘永存’。比起困在服务器里看着时光流逝,这是更有意义的结局。”
林建国拄着拐杖走到两人中间,他的手掌轻轻按在林默的肩膀上,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传来,带着岁月沉淀的力量。“让他去。”老人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黑洞,又落在陈志远的数据流上,眼中没有悲伤,只有一种了然的坚定,“你母亲当年在天文台观测超新星爆发时,曾跟我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勇气不是从未害怕,而是明明知道前方是深渊,却为了更重要的东西,愿意迈出那一步。’”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的银色 U盘,插进控制台的接口——里面是林默母亲生前的研究日志,最后几页全是关于“意识与黑洞交互”的猜想。“你母亲早就预判到混沌的存在,她在日志里写,‘数据化意识或许是穿越奇点的唯一载体,因为它本身就是意识与物质的中间态’。老陈的选择,正是对她猜想的印证。”
苏雨晴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灵光。她快速调出量子记忆传输的底层代码,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出现一条全新的链路模型:“我有办法!我们可以用全球记忆光点构建‘量子中继站’,从地球到 M78星云边缘,每隔一光年设置一个记忆信号放大器。这样既能增强传输稳定性,又能在陈志远接近奇点时,持续给他注入新的鲜活记忆,抵抗混沌的同化。”
她调出记忆博物馆的实时数据,那些汇聚的人类记忆光点已经形成了直径超过百公里的光带,在夜空中像一条璀璨的银河。“你看,这些记忆的活跃度高达 99.2%,是最强大的‘抗混沌抗体’。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数千个数据包,分批次传输给陈志远,让他始终保持清醒。”
陈志远的数据流微微闪烁,像是露出了笑容。“这就对了。”他看向林默,“小林,帮我最后一个忙——把你母亲笔记本里的银杏叶扫描进我的数据核心。那片叶子里藏着她观测星空时的记忆,我想带着它去奇点。”
林默的眼眶终于发热,他颤抖着从笔记本里取出那片干枯的银杏叶,小心地放在扫描台上。绿色的扫描光线掠过叶片,将那些细微的叶脉和残留的阳光气息转化成数据流,缓缓融入陈志远的光影中。当最后一缕数据传输完成,陈志远的影像里多了一丝温暖的光泽,像是有阳光在其中流转。
“准备传输吧。”陈志远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他的数据流缓缓飘向传输舱——那是一个由全透明量子玻璃制成的圆柱体,内部布满了闪烁的感应节点。“苏博士,麻烦把记忆中继站的控制权交给张岚,她熟悉全球记忆网络的调度;林默,你负责监控我的数据稳定性,一旦出现同化迹象,立刻切断传输——别犹豫,保住人类的记忆比保住我更重要。”
“不会的。”林默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异常坚定,“我们会把足够的记忆传给你,你会带着它们回来的。”
张岚已经在旁边的副控制台坐下,她戴上了特制的神经接驳器,眼前的屏幕上出现了全球记忆光点的分布图谱。“记忆中继站已部署完毕,从地球到 M78星云,共设置 128个信号放大器,全部处于待命状态。”她的声音沉稳,当年守界人的严谨此刻化作了守护的力量,“第一批记忆数据包已准备就绪,包含一百万份人类的生活记忆——有早餐店的烟火气,有毕业典礼的欢呼声,还有病床前的守护声。”
苏雨晴深吸一口气,按下了传输舱的启动按钮。淡蓝色的能量流从舱壁涌出,包裹住陈志远的数据流,那些来自银杏叶的温暖光点在其中浮沉。“量子记忆传输链路已接通,目标坐标:黑洞奇点视界内 300万公里。抗混沌编码已加载,记忆数据包同步率 100%。”
陈志远的影像在能量流中挥了挥手,数据流组成的脸上带着释然的微笑:“告诉那些分享记忆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成为照亮宇宙的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