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白 (第3/3页)
城的剧情线路交汇在一起。
作者的话:
在沉寂了十多天后,我对《机动步兵》这个作品最后决定还是继续写吧,因为现实生活的是几乎要放弃了,并非是工作上的不顺心,而是心情和生活态度上的原因,在假期都不知道做点什么,为此这十多天上班后基本都是到处走走,假期也是到处走。
在今天闲着无聊开开电脑找点老照片看看,看到了《机动步兵》的TXT存稿后,我从第一章开始看完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偶然,我决定了继续。
我决定找回初心,为什么要把第二部写成这样,写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都像是套路了一样,完全变味了,跟我最初写这本书要表达的主题有些不符合了。
可能有些读者认为,分主角的作品很难让人看下去,但是一路主角光环下去,而不注重其他角色的描写,反而是落入俗套了,我不想自己构思那么久写的作品最后完全变了味。
作品第一部正传中的“科城”被我塑造成不断救赎又不断迷失的人,再到彻底站起来去面对,他不卑不亢的形象我很满意,这是我对前期章节对他描写的印象。
还有外传里的主角“黎浩”,从迷茫的青年到成长的成熟,再得以在第二部剧情中表现出来,这更像是正能量好方面的描写。
我的一个朋友看过我写的小说,也时常会给他看看,他说我的外传写的很好,应该改成正传,但我却认为外传写的有些糟糕,不知道读者们是怎么想的,因为我觉得外传写的过于乏味聒噪了,很少有感情表达的描写。
作品是写给人看的,不是写给动物或者机器看的,是要触及人的心灵的。
在大学时期我花了四年看《百年孤独》,足足看了好几遍,具体多少次我忘了,但在学校的那四年始终没有看懂,去问辅导员,他也解释了很多,但我依然不明白,他只说等我出社会工作和体会事以后或许会懂一些。
现在,我想自己确实是对《百年孤独》懂一点了,当然也仅此一点,各位读者有兴趣的可以去仔细研读,我相信你们比我的理解能力强多了。
出于现实的总总态度,我对自己的作品《机动步兵》也掺杂了不少自己仔细看过的一些名著或者名家的短话表达的东西。
有心的读者肯定会发现什么,我相信。
在写书同时,自己也要去看,是否妥当,评论里一位读者说我文笔很好,然而我并不认为,虽然我确确实实在大学对于文学有过一点的兴趣,也学过一点皮毛,但这还不值一提。
相比很多小说,我的作品字数其实是很少的了,很多码字高手的空闲作家都是上百万的,有的甚至是千万,但是我想问:“他真的有好好看过自己写的小说吗?”
不只是写给读者,同样是写给自己,那才是一个好作品,我不是说自己是多么高尚,这只是我对客观现象有着自己的取舍和美与丑、好与坏的判断。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个作品里对于“讲道理”、“情感表达”和“设定要素”很没兴趣,对于“战斗和计策”的描写更感兴趣,但是我想说,这些东西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我要表达的是乐观向上的,是能激发现实的人们心灵的,我在写的同时,心中也变化了很多,例如这十多天的我被这个作品的前期章节给“救赎”了回来。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了要把这个作品写好,改好,设定好的想法,当然在这是完结之后的事情了。
拿着笔记本码字确确实实有些麻烦,用五笔因为键盘小很麻烦,用拼音又容易错字,但是速度还算快,所以之后会有较多错字,希望读者们能够容忍。(我更多是输入法混合着用)
人根本没有那么脆弱嘛,为此我也正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这么多天没有更新,也没有兑现“至少一周一更”的话,感到很抱歉,为此明后两天我打算进行疯狂构思,会更新,但不会太多。
今天我为什么要打这么多字来发这些“牢骚”?并非是心情发泄,只是个人对生活突然的转变展现出来的“感情”。
希望能有理解我说这些话的人存在,祝愿各位读者,无论是学生还是和我一样的工作者,都有一个好的生活、好的心情。
千万不要学我,我是反面教材。
(来自一个颓废咸鱼的心理,独居的生活很孤独很自由,只不过有点安静、很安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