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自告奋勇 (第2/3页)
们几个,打死都不能说。”
伏缨心中感慨,魏相如这么有本事,却怎会养出这么一个草包儿子。
殊不知越是有本事的父母,越容易纵容出无能的孩子,而穷人家的孩子反倒早当家,他伏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偿若他出生在衣食无忧,父母双全的富裕人家,怎会沦落到离家出走,浪迹江湖的地步呢?
只不过伏缨喜欢这种漂泊无定的生活罢了。
临出发去平阳前,伏缨和魏相如一起商量了证物的样子,魏相如推测如果是确凿的证据,应是两本名册,一本是真正在卫所的士兵名册,一本是伪造的,人数多上一倍的假名册,假名册报到上面去要军饷,这一本要不要都无所谓,因为朝廷上面必定会有这个名册,只要伏缨能将真正在卫所的士兵名册偷到手便足以。
两本名册的目的,一本是为了往上面要钱,一本是为了往下面发钱,每人姓名后还会标注月饷多少,这样的名册一般放在军中负责军饷管事人的手里,但李英泰为了将大部分贪污所得放在自己口袋里,自然要计较清楚,他手中定会有两本名册,一本是发放饷银时给管事的去办理的,一本是自己留着算账的,不管是哪一本,自己能拿到手就行。
负责发放饷银的管事,伏缨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也没有时间去打探,所以最保险的就是到李英泰的屋子里去偷。
这件事自然充满了风险。
魏相如当然不会知道伏缨是准备去偷名册,偿若知道的话,定然不会让伏缨去冒这个险,万一伏缨失了手,将他供出来,不但他的如龙马场要完了,他魏家恐怕也要跟着遭殃。
虽然不知伏缨取得名册的手段,他还是嘱托道:“一定要小心,若知道事不可为,或者风险太大,伏公子就不要勉强去做,尽快赶回来通知我,我再另想别的办法便是。”
伏缨道:“我有九成把握能拿到名册,魏场主等候我的好消息便是。对了,那些卫所的官兵可说什么时候过来买马?总要有个期限吧?”
魏相如道:“他们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一方面是为了挑选年岁体格差不多的马,另一方面是为了订做马鞍。”
伏缨道:“一个月的时间,那是十分宽裕了,我此次前去,要不了三两日便回,魏场主不用送了,我骑着这匹重影,来去也快。”
魏相如道:“伏公子愿意仗义帮我们这个大忙,不论成与不成,这匹马的钱我都不能再收,这匹马就当我送给伏公子以表谢意,这些马钱伏公子还请收回,否则魏某可就惭愧无地了。”
伏缨道:“魏场主偿若不收买马的钱也行,我步行去办事便是,事情还没着落,我反倒显得有些挟恩示惠了,场主不收钱,这马我骑得也不踏实。”
魏相如见他执意如此,又知道他有的是钱,也根本不在乎,只好打消了退钱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