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官银五十两 (第2/3页)
卖断了。
陈文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有机会梦回古代,自然是死当更好。
李福隆点点头,开价:“若是死当,那在下愿出五十两。”
五十两?
陈文快速思索其中价值,但也只得了个大概。
事实上,关于明朝时期银两换算到现代的价值,学术界也一直没有个具体的定论,毕竟时隔经年,社会体系乃至货币体系都完全不同,具体的换算是很困难的事情。
现在普遍比较靠谱的换算之法就是用粮价来对比。
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百公斤的大米,粗略换算一下货币价值差不多等于一千块左右。
换句话说,五十两银子差不多对应后世的五万块钱。
这肯定不算少了。
其实陈文还想提提价,但他知道时间怕是不够了,便道:“好,那就五十两。”
“陈公子爽快!”李福隆似也没想到陈文直接答应了,要不是手里的玻璃酒瓶确实没问题,他估计都得生出什么怀疑来了。
“阿六,去拿银子。”李福隆转头对伙计说着。
很快,叫阿六的伙计就小心端着个托盘走了过来,上面还似模似样的盖了个红布。
李福隆掀开红布,就瞧见上面放着一个不小的银元宝。
“官银五十两整,陈公子可要拿秤量一量?”李福隆笑着问道。
陈文是知道古人是有可能在银子上刮银粉下来的,但他确实没时间了,便直接摆手:“不用,我信得过张掌柜。”
李福隆闻言都是一愣,眼前这人也未免太过豪爽了。
陈文却不再多说,抬手拿起那银元宝,入手颇为沉重,就算明朝的计重方式相较于后世要轻一些,但这也有四斤多重呢。
陈文细瞧了眼手中的银元宝,色亮,两端呈圆孤形并向上隆起,高翘如船状,整个银元宝呈马蹄形,其凹部中间印有‘大明元宝’四个字,两侧还分别印着‘癸未年’、‘五十两’的字样。
这些文字说明了这枚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