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大明永乐九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章 大明永乐九年 (第3/3页)

这位公子,可是来典当此件料器的?”伙计态度极好,迎着陈文进店坐下,还立刻奉茶。

    陈文暗叹古人也聪明啊,一眼就看出了自己手里这玻璃酒瓶的价值。

    “自然是来典当此从西洋得来的料器的。”陈文也没喝茶,只是开口应着。

    “公子是从西洋回来的?”伙计相当好奇的先问了句,然后才道:“我已差人去后堂寻掌柜的了,您这料器精美无暇,却不是我能拿主意的东西。”

    陈文心里虽有些焦急,怕时间不够,但面上还是镇定自如的应着:“对,是从西洋回来的,所以才短发异服,惹人发笑。”

    伙计也笑了笑:“此等装扮确实与我等中原不同,但瞧得久了却也甚美,只是这短发确实不妥。”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是不能动的。

    陈文也知道这点,不好接话,只尴尬笑了笑。

    没多久,一身着锦衣的富态中年男人从当铺后堂走了出来,他第一眼先看向了陈文手中拿着的玻璃酒瓶。

    “好物件!”中年男人快步上前,先赞了句,然后对着陈文拱手:“鄙人李福隆,徽州府人。”

    嚯,有名的徽商啊。

    陈文也学着拱手:“陈文,川蜀人。”

    同时,陈文心里也觉得好笑,这华夏人刚认识的时候自我介绍都是一脉相承的嘛,都得说自己是什么地方的人。

    其实也不止华夏,全世界都这样。

    陈文不想耽搁时间,直接扬了扬手中酒瓶:“李掌柜,请问我这西洋花大价钱买来的料器,您能出价多少?”

    张福隆本来还有意寒暄几句呢,但见陈文开门见山,也不废话了,道:“陈公子得先让我瞧瞧。”

    陈文也不含糊,抬手就递给他。

    张福隆吓了一跳,手忙脚乱的接过,然后还说道:“陈公子,此物易碎,应放在桌上我再拿取为好。”

    陈文不免有些尴尬,他确实是有些急了,主要也不懂这些规矩,只能是点点头然后心里暗自记下。

    随后,李福隆便当着陈文的面,仔仔细细的瞧起了老村长玻璃酒瓶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