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团队的试炼 (第2/3页)
中一紧。艺名,这是一个演员正式被认可的象征。班子里只有那些有望成角的学徒才会被赐予艺名。这意味着......
老沈头缓缓起身,绕着他走了一圈,目光审视却不再严厉:“你身段柔而不弱,眼神里有东西,像清晨的云。”他停顿片刻,似乎在斟酌字句,“透亮又捉摸不定,可塑性极强。往后...…就叫‘晓云’吧。”
陈晓云。
这三个字在清晨的空气中轻轻回荡,仿佛带着某种魔力。陈浩——不,从现在起是陈晓云了——怔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激动、惶恐、欣喜、茫然,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窒息。
“晓云......”他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感觉既陌生又熟悉。
“清晨的云,洁白如纸,可染万色;柔韧如水,可塑万形。”老沈头难得地用了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希望你人如其名,在这行当里有所成就。”
他走到晓云面前,神色重新变得严肃:“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艺名不是护身符,而是责任。从今往后,你要对得起这个名字,对得起我的期望,更要对得起你自己付出的努力。”
晓云重重跪下:“谢班主赐名!晓云定不负班主期望!”
老沈头点点头:“起来吧。今日起,你上午继续随我学生行基本功,下午跟林师傅专攻旦角。我会和林师傅说明情况。”
这意味着一份殊荣——班子里极少有学徒能够双修生旦两行。晓云心中激动难抑,再次叩谢。
赐名的消息很快在戏班传开,引起了不小震动。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也有为他高兴的。与晓云同屋的小豆子拍着他的肩膀:“行啊浩子!不,现在该叫晓云了!班主亲自赐名,这可是头一遭!”
林师傅得知消息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惊讶,只是淡淡地说:“班主眼光向来毒辣。既然他认为你可塑,我自当尽力教你。但话说在前头,旦角之路比生行更难走,吃不了苦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晓云坚定地回答:“我能吃苦。”
于是,他的训练进入了新的阶段。上午的生行训练依旧艰苦,老沈头的要求甚至比以往更加严苛。下午的旦角课则是全新的挑战。
林师傅教学风格与老沈头截然不同。她细腻入微,注重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对眼神、手指甚至呼吸都有严格要求。
“旦角不是模仿女人,而是提炼女性之美。”林师傅示范着一个眼神,“要抓住那种神韵,而不是流于表面。”
她教晓云如何控制呼吸以支持唱腔,如何用细微的面部肌肉变化表达情绪,甚至如何走路、如何坐下、如何抬眼低头才能展现旦角特有的美感。
最困难的是唱腔。晓云正处于变声期,嗓音不稳定。旦角的唱腔要求高亢婉转,对他的嗓音是极大挑战。
“不要硬喊,要用气托音。”林师傅耐心指导,“感受声音从丹田发出,经过胸腔共鸣,最后从口腔出来。试着想象声音是一条丝带,抛向空中,柔而不弱,韧而不僵。”
晓云日夜练习,常常练到嗓子沙哑。有时甚至发不出声音,只能默默练习身段和表情。
老沈头虽然不直接指导旦角课,却时时关注着他的进展。每晚晓云独自加练时,老沈头总会“偶然”经过,指点一二。
“林师傅教的是正统路子,很好。但你也要找到自己的特点。”一晚,老沈头在看晓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