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破局之客 (第2/3页)
画中的女性约莫三十五岁左右,面容憔悴但轮廓清秀,眼神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疲惫、忧虑、坚韧,还有一丝几乎被磨灭的温柔。尽管是黑白素描,但每一个特征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纸上走出来。最令人震撼的是那双眼睛,仿佛承载了太多说不尽的故事和情感。
蓝溪的呼吸骤然停止,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那张脸——虽然模糊却无比熟悉,深深刺痛着她的心。她几乎能感觉到画中人眼神中的温度和呼吸的节奏,一种强烈的血缘共鸣让她浑身颤抖。这就是那个在梦中出现的女人,那个她应该称之为母亲的人。
“这就是她......“蓝溪哽咽着,手指轻轻抚过画纸,仿佛怕惊动了纸上的人,“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母亲。“
陈老师默默递过纸巾,给予她时间平复情绪。等蓝溪稍微平静后,他轻声问:“准备好开始下一个了吗?你弟弟的画像。“
蓝溪深吸一口气,点点头。相比母亲的形象,弟弟小远的容貌在记忆中更加模糊,总是以背影或侧脸出现,笼罩在一种朦胧的氛围中。
“他的脸型应该比较小,下巴尖尖的,“蓝溪努力回忆,“眼睛比较大,但总是低垂着,不敢直视别人......眼神里有一种怯懦和不安,像是受惊的小动物......“
陈老师换了一张新纸,开始勾勒基本轮廓:“鼻子呢?嘴巴呢?有什么特别的特征吗?“
“鼻子小巧,鼻梁不算高......嘴唇薄薄的,颜色较淡,经常微微张开,像是要说什么却又不敢说......脸色有些苍白,不像一般孩子那样红润...“蓝溪闭上眼睛,让梦境中的画面浮现。
陈老师一边画一边引导:“发型呢?头发是什么样子的?“
“头发是柔软的浅棕色,总是有点乱,不太整齐...右边有一缕头发老是翘起来,不管怎么梳理都会弹回去......“说到这里,蓝溪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这个细节让她感到一阵温暖的心酸。
小浩的画像比母亲的更加困难,因为记忆更加模糊。陈老师不得不多次修改调整,有时甚至推倒重来。过程中,蓝溪感到头痛欲裂,那些被压抑的记忆像是要破土而出,却又被无形的屏障阻挡。
当最终完成的素描呈现出来时,蓝溪再次泪如雨下。画中的男孩约莫七八岁,面容清秀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忧郁,大眼睛里盛满了不安和怯懦,仿佛随时准备躲避什么。那种脆弱和无助的感觉刺痛了蓝溪的心,一种强烈的保护欲油然而生。
“小浩......“她轻声呼唤,仿佛期待画中的男孩能够回应。
陈老师还根据蓝溪的描述,绘制了一幅河岸环境的素描:浑浊的河水、泥泞的岸边、远处高耸的烟囱和工业建筑群。这幅场景画与蓝溪梦中的景象惊人地相似,进一步验证了记忆的可靠性。
带着这两张珍贵的肖像画和场景素描,蓝溪开始了新一轮的寻亲行动。她谨慎地将电子版分发给几个核心寻亲渠道,这一次不再只是文字描述,而是有了具体的形象指引。每一封邮件都附上了简短的说明和联系方式,期待有人能认出画中的人物。
同时,她重新评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