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高薪的挽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6章:高薪的挽留 (第2/3页)

    蓝溪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专业微笑:“可能是换了新的精油配方。”

    但内心,她明白这不是真相。她的手指记得一些她的头脑已经遗忘的事情。

    下班后,蓝溪没有直接回家。她乘地铁来到城市图书馆,那里收藏着全国各地的报纸和地方志。在微尘飞舞的报刊区,她开始翻阅各种北方城市的报纸,查看六至七年前的新闻,寻找任何关于溺水事件、失踪人口或事故的报道。

    结果一无所获。

    回家的地铁上,蓝溪看着车窗映出的自己。那个倒影陌生又熟悉,仿佛是一个她从未真正了解的双胞胎姐妹。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甚至不知道确切的年龄。医生根据骨龄和身体状况推测她当时二十四岁,于是她有了一个假设的生日。

    那么,“小浩”是谁?弟弟?儿子?陌生人?

    那条河是什么河?为什么男孩要冲向危险?

    她试图回想更多,但只有一些模糊的感觉:手掌下粗糙的织物触感,喉咙里恐慌的灼热感,口中若有似无的血腥味。

    那天晚上,蓝溪做了一个梦。

    梦中是黄昏时分,天空泛着橘红色。她站在一条土路上,两旁是高大的白杨树,风吹过时树叶哗哗作响。远处有低矮的房屋,烟囱冒着袅袅炊烟。一个男孩的声音在喊:“姐!快点!天要黑了!”

    她想看清男孩的脸,但梦境如同透过毛玻璃观看,一切模糊不清。她向前奔跑,脚下的尘土柔软,空气中弥漫着炊烟和植物的气息。一种强烈的情绪充斥胸膛——是担忧,是急切,是爱。

    然后场景切换,冰冷的河水淹没口鼻,挣扎的手臂,浑浊的水中模糊的光线,头部剧烈的疼痛,然后是黑暗,无尽的黑暗...

    蓝溪从梦中惊醒,心跳如鼓,眼角湿润。她打开台灯,双手颤抖地捧起水杯喝了一口。梦中的情绪如此真实,如此强烈,那是属于另一个人的情感,另一个时空的蓝溪。

    她走到浴室,看着镜中的自己,轻声问道:“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镜中的女人眼神迷茫,无法回答。

    第二天的工作中,蓝溪格外留意自己的反应。她发现当客户闲聊说起北方城市的生活时,她的心跳会莫名加速。雨中那种潮湿泥土的气息,会让她产生一阵莫名的乡愁,混合着不安与渴望。

    休息时,她尝试在手机上搜索“记忆恢复”的相关信息。一篇文章提到“情境触发记忆”——特定场景、声音、气味可能成为唤醒记忆的钥匙。另一篇文章讨论“肌肉记忆”如何比意识记忆更持久,身体有时比大脑记得更牢。

    蓝溪想起自己精湛的按摩技法,那些客户惊叹的“天生手感”。也许这不是天赋,而是遗忘的技艺?她的手指记得她的过去,即使她的头脑已经不记得。

    这个认知让她既兴奋又恐惧。

    一周后,蓝溪为一位退休的心理学教授李女士做护理。在轻柔的音乐中,她犹豫地提到了自己的情况,隐去了具体细节,只说似乎有一些记忆碎片在试图浮现。

    李教授沉思片刻,说:“记忆就像一座冰山,我们只能看到水面上的小部分,而大部分藏在水下。但冰山是一个整体,水下的部分总会以某种方式影响水面的形态。”

    她建议蓝溪不要强行回忆,而是留意日常生活中的“记忆闪现”——那些突然出现的画面、感觉或身体反应,它们可能是通往过去的线索。

    “我们的身体记得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李教授说,“某种气味带来的安心感,一个场景引起的心跳加速,甚至手指无意识做出的动作,都可能是记忆的碎片。”

    告别时,李教授温柔地补充:“寻找过去是人的本能,但也要做好准备,不是所有记忆都是美好的。找到答案的同时,可能也要面对过去的伤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