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40章 陆战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140章 陆战旅 (第3/3页)

了两拨,分别作为新组建的空降旅和陆战旅的骨干……

    比起马玄忠的肉疼,流云倒是觉得陆战旅的兵力,还是有些不足:现在作战形势跟二战之后那种局部小型战争不同,穿插作战需要面对的都是师级的做战单位,加强旅的兵力,略显单薄。

    于是,马重山讨价还价争取来的装甲团,人员装备还没到手,已经有部分兵力,提前被别人预定了

    兵力不够,装备、素质来凑。

    陆战旅的老兵和新兵,大多数原来都是长江或者黄河流域水性不错的灾民,在武装泅渡时,训练起来要比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容易得多,虽然西北地区的本地人也有不少会游泳的。

    至于武器装备,除了火炮、轻重机枪和中远距离上用于狙杀的山寨M14,其他的全都是八一杠的四十三年提前版。

    流云之所以将解放军用了三十年的大杀器,提前弄了出来,主要是因为八一杠使用的是M43中间威力枪弹:由于M43子弹的弹壳锥度较大,是可以做成钢壳的;而且,M43跟美制的零点三英寸子弹,除了底火之外加工工序都差不多,生产线是可以稍微调整一下就能投产的。

    继承了我兔“山寨精神”的流云,自然不能放弃山寨加移植的传统:“拷贝”自毛熊AEK-971步枪的后座力平衡装置,让八一杠本就不是很大的后坐力,变得更小了;虽然枪械重量比原版的八一杠要重,可因为后坐力减小,精度更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的毛熊是不承认知识产权的,所以流云抄起毛熊的东西来,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流云自己算了一下,西北除了民用和少量的军用技术,其他的技术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十几年后的毛熊。

    改名叫做“双峰驼”的自行榴弹炮底盘,来自于毛熊“飞毛腿”导弹的发射车,发射车的发动机来自于毛熊的第一款主战坦克T-54;至于和发动机相关的材料和冶金,自然也是毛熊那一套,只不过是做了小小的改进。

    至于酒泉已经山寨完的毛熊NK-33大功率的火箭发动机成套技术,流云连代号都懒得改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