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02章 豪华游轮的时代(第三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02章 豪华游轮的时代(第三更,求订阅) (第3/3页)

  基本上可以清晰地以四年前的石油危机为界,分为天堂与地狱般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石油危机前的黄金时代,利润空前高涨。

    这一时期是造船业前所未有的“超级繁荣期”,利润极其丰厚。当时受全球石油消费量猛增以及石油运输航线,特别是从中东到欧美、SEA的延长。这导致对巨型油轮(VLCC/ULCC)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世界船运业对油轮需求爆炸式增长。有了这个核心驱动因素,船价自然飙升,利润惊人:船台,也就是造船位就成为一种稀缺商品,新船订单排到了3-4年之后。

    如此一来,船价水涨船高。当时一艘巨型油轮的价格在几年内可能翻番。造船厂的利润率极高。当时行业内有句玩笑话:“造船厂几乎可以自己给自己的订单定价。”

    SEA和欧洲的主要造船企业在此期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这也就引起了投资狂热——高利润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各大造船厂纷纷投资扩建船坞、购买新设备,以提高产能。

    太平、东宁都是在那一时期进一步扩张。

    石油危机后,情况急转直下,造船业从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变成了最困难的行业之一。需求瞬间蒸发:原油价格暴涨导致全球石油消费量锐减,对油轮的需求量断崖式下跌。

    更致命的是,苏伊士运河的重新开放,缩短了航程,进一步减少了对运输船舶总量的需求。

    此前高价订船的船东,面对运价暴跌的市场,无法履行合同,出现了大规模的订单取消或要求延迟交付的情况。造船厂不仅失去了未来收入,还陷入了法律和财务纠纷。

    在这一系列打击之下,全球绝大多数造船企业都陷入了严重的亏损境地,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油轮订单的厂商比如SEA。

    但是在东宁却是其中的异类。去年他的利润远远超过太平,靠的是什么?

    是游轮!

    一个油轮,一个游轮,两个截然不同的产品,利润率也是截然不同的。

    “嗯……”

    面对这位阿尔伯特理事的询问,顾正宏想了一下,问道:

    “理事您还记得石油危机发生后的情景吗?

    当时,即便船厂手里既然还有一些已签订但未完成的合同,造船厂面临的是固定价格合同。危机后,钢材等原材料成本和通货膨胀仍在上升,但合同价格不变,导致建造成本远超合同售价,每造一艘船都在亏钱。

    而与此同时,大量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的油轮无人接收,变成了闲置的“海上储油库”或直接抛锚闲置,这些船舶被称为“漂浮的钢铁”,这就是行业危机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及时转型,就一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在说话的时候,顾正宏把目光投向远处,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远处的船台上一艘正在建造中白色的巨轮。

    那是正在建造中的一艘豪华游轮,现在在东宁的船台上,有四艘同时在建的游轮,而在公司的手中,还有两艘排期到两年后的合同。

    看着那艘游轮,顾正宏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当年冒出这个念头的原因,他看一眼面前这位家境出身必定非常优越的年青理事,问道:

    “理事,您平常看电视剧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