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鹤唳(三)勿订 (第3/3页)
对于出列的‘神灵’,东君眉头一挑,道:“你愿意去?”
这位‘神灵’毫不犹豫,道:“是的,臣愿去。”
“那,你就去吧,记住,万事小心一些,不要和瞿青起冲突。”
东君淡淡道:“你要小心,如果他觉得你碍眼的话,那你可就危险了。”
这位火羽‘神灵’,拱手一拜,道:“王,您且放心,臣知道该如何保命。”
“知道?”
东君摩挲着下颚,道:“嗯,希望吧,希望你,真的知道如何保命,而不是随口说说。”
作为一界至强,这世上很难有什么事,能让他感兴趣的了。
无论瞿青藏着掖着什么秘密,在东君看来,都不会是惊天动地到,让他不得不关注的那种。
当然,要是火羽‘神灵’窥见瞿青的秘密,被瞿青杀之灭口,或许才会让东君对此,感兴趣一些。
很简单的道理,能让瞿青明知是东极‘神灵’,还痛下杀手,那就说明这个秘密的含金量,远甚于东君的想象。
最少对瞿青而言,杀一个‘神灵’,就能暂时保住秘密,那可真就太划算了。
只有如此,瞿青才会痛下杀手,将’火羽‘神灵灭口,延迟东极万神殿得到消息的速度。
火羽‘神灵’沉声道:“臣,不会让您,失望的,”
在火羽‘神灵’领命退下后,万神殿再度恢复先前的沉寂。
水镜高悬,镜面不时有一丝水波浮现。东君望着水镜,看着水镜上落山的言行,嘴角不禁上扬。
他徐徐道:“呵呵,有点意思,你们可知,我为独独对人族,另眼相看?”
东君环顾左右,见无人回话,自顾自道:“因为他们的精气神,看起来就不一样。”
“你看,虽然人族中,一样免不了蝇营狗苟,可他们中不乏出众之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种。”
东君淡淡道:“就像现在的落山一样,他的精气神就很不错,有点那个意思,”
“人族,人族啊,这是一个弱小,可有时也让人不得不侧目的种族。”
“只可惜,人族实力太弱,翻不起什么大浪,要是能有一条人族自己的修行路,或许会有些看头?”
“你们说呢?”
开辟一条适合人族的修行之路,是小青山界历代人族所渴望的。
但是,不要小看任何一修行之道,哪怕是最简陋的修行之道,也一样需要无数年,无数人的心血推动,才有可能成就。
如山海界的神血、神骨、神魂三步,看着简简单单,平白无奇,
可就是这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三步功夫,修血、骨、魂三重境地,让人族占据山海界大势。
其入道三步的精髓之妙,堪称山海界万万年岁月,人族智慧的沉淀。
只是,看着不起眼的三步,每一步都是无数前人,以血与肉,乃至不可计数的尸骨,铺就而成。
修行之路不好开辟,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行差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所以,小青山界历代人族之中,不乏有志之士,试图参悟天地之道,为人族延续一条修行之路,
可这些有志之士,大多都是短命人,为了实验修炼功诀,将人炼的五劳七伤,连三十岁都活不过。
不少人族就是被其中血腥吓住,才宁愿修炼不适合自身的凶兽法,以人身炼凶兽之血,导致修行缓慢,事倍功半。
虽然有许多人雄,是以凶兽法有着今日的实力。可人雄之所以称为人雄,是因为他们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他们是因后天际遇,才有了如此实力,不具备推广性。而历代人族理想的修行道路,却是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人雄。
只要是际遇不算太差,都能炼出一身不弱的武力。再有几个天资不错的,再往上更进一步,也是不是什么难事。
这,都要看个人的际遇!
姒伯阳麻衣草鞋,手持一根竹杖,站在空旷的荒野之上,狂风呼啸,拂动他的鬓角,点点雨丝洒落,头发上带着点晶莹。
其间,一股阳和之气,自内而外蒸腾,晶莹的水丝,在姒伯阳的身上,化作一层薄雾,薄雾缭绕,如仙临凡。
不,不应说是如仙,姒伯阳现今就是真仙。
经历小青山界十数年的苦修,姒伯阳全部身心投入元神之道,多年年苦修不坠,让他迈出了关键一步。
元神出游,一念神游名山大川,须臾走遍四海三山,姒伯阳肉身还在纪府,元神念头却已脱离肉壳,得成自在。
神元之道的玄妙,至此已见三分。
凭此,姒伯阳才能在不惊动纪府的前提下,在小青山界四处游历,
任是小青山界暗流涌动,姒伯阳都当清风拂面。
“这一方世界,有问题啊!”他神色略有恍惚,望着弥漫于天地的恢弘气机,万千气机飞腾九天,灰蒙蒙的劫气铺天盖地。
只遥望劫气运转,姒伯阳的道心就有蒙尘之感。
劫气之中,鬼哭神嚎之音,贯入耳中,使得姒伯阳道心晦涩,六神无主,灵光暗淡。
而这,还只是时间短,若是时间再长一些,饶是以姒伯阳的境界,也不免魔障丛生,陷入劫数之中。
就是如此,姒伯阳也感到一些烦躁之念。若不是他警醒的早,及早以《净心神咒》洗炼身心,只怕都不知自身已入魔障。
天地有毒,病入膏肓!
姒伯阳手捏印诀,周遭仙音袅袅。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默诵《净心神咒》,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清光,笼罩在姒伯阳的周匝。清光洗炼之下,一点点黑色气息,直接被炼为虚无。
此乃道门八大神咒之一,诵念之时,澄清身心,万劫不坏。但凡道门之人,每日早课必诵《净心神咒》,以此降伏外魔。
不只如此,姒伯阳这一尊身外化身,在精气神之间,就是专注于元神之道。
而这《净心神咒》,与元神之道,正好相得益彰。《净心神咒》的清光,时刻洗炼元神,让姒伯阳元神愈发趋近于圆满。
元神圆满之后,神元吐哺肉身。
介时,无论精元亦或炁元,二者都有长足进步,直到精气神协调,精元、炁元进无可进。才会停止反哺。
默诵《净心神咒》数遍之后,姒伯阳手指一翻,指尖一点清光,似明似暗,混混沌沌,当中包裹着灾劫气机。
姒伯阳把玩了一会儿灾劫之气,幽幽道:“哼,天意混沌,大道不显,看来这座小千世界,有不小的秘密。”
“能以小千世界的位格,积累出中千世界都不一定能有的底蕴,这座小千世界不简单呐!”
驻留之后,姒伯阳眼睑下垂,看了许久,不由摇了摇头。
自姒伯阳炼成神摄魂钉之后,他自持有这宗旁门凶器在手,不说在小青山界无敌,也能自保无虞。
因而,姒伯阳在准备一番以后,就运起元神,以元神升举,神游小青山界,增长见闻,丰富阅历。
在这一过程中,姒伯阳本身亦算是经过一场修炼,其神游万里的时候,元神也在不经意间被打磨大成。
都说元神观看天地,比肉眼看天地,更为的直观。他以元神观望天地,看山是山,看水不是水,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姒伯阳所看到的世界本质,就是一片灰蒙蒙的劫气,大劫将起,众生依旧懵懂无知,醉生梦死,殊不知大限将至。
“呵呵,“
他蓦然一笑:“都说劫数临头,劫数临头,可世人又怎会知道,大劫数孕育大造化!”
这些时日,姒伯阳一念神游,除东极、西极这两个至强坐镇的奇异境地,无法踏足以外。
姒伯阳的元神,将小青山界都走了一遍,他见证了人族的孱弱,亦见证了此世凶神们的残暴。
他抚掌长叹:“劫数一起,自是天崩地裂,但劫数过后,造化孕育,改天换地,便在此时。”
这一次神游,姒伯阳见到了许多,知道了许多。
他曾见到凶禽肆虐,看到神灵逞凶,成千上万的人族流离失所,无数人曝尸荒野,被乌鸦群啃食的只剩下一具白骨。
小青山界的人族,活在凶兽神灵们的威胁下,每日里都担惊受怕,只怕某头庞然大物突然驻足,将族地夷为平地。
“天下大变,人族的修行之法,亦该出世了。”
姒伯阳蹙眉,道:“此世荒蛮,众生矇昧,正需我传下道统,点明仙道之妙,行教化之德。”
“就不知,我在此世传下道统以后,能不能得一个‘道祖’的尊号。”
姒伯阳的心气,真的是高的惊人。道祖之称,可不是谁想叫就能叫的。
自辟一道,为大道源流,是为大道之祖。能被称为道祖者,必有大因果,必有大神通。
在姒伯阳前世,能被大多人认同的道祖,仅有两位而已。
这二位道祖,一位是太上道祖,原始道门的源流,辟地开天,行一炁化三清之功,老子天下第一。
另一位就是鸿钧道祖,一道传三友,玄门都领袖,说的就是祂,此为洪荒道门之祖。
除此二者之外,任是通天法力,都不能坐享道祖尊号。就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也只为‘大天尊’而已。
由此可见,道祖尊号的分量,属实重的难以想象。
不过,姒伯阳也知道只在小青山界传道,想要与太上、鸿钧比肩,只是痴人说梦罢了。
莫要说传道一座小千世界,就是传道千万小千世界,都难以与那二位比肩。
要是姒伯阳证道大罗之上,再传道十方大千世界,或许能让芸芸众生,称其一声‘道祖’。
但那是不知多久之后的事了,姒伯阳现在,被称一声’老师‘,就不枉他传道授业。
姒伯阳呢喃低语,道:“道祖,道祖,这方宇宙与前世宇宙不同,谁知我能不能成就仙道道祖的业位。”
“在仙道道祖上更进一步,成为三千大道之祖,也不是没有机会。”
如此想着,姒伯阳仰头,再看了一眼沉淀在苍穹上的劫气。
大劫将起,不知这一场劫数,能掀翻多少神灵,让多少高高在上的存在,为之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