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迪拜航展?组团赚刀乐! (第2/3页)
础,尽快打开推广‘天鹰’商务直升机的局面。”
所谓“天鹰”商务直升机,便是星宇无人机向集团申请改名为星宇航空的倚仗,或者说契机。
当初,星火研究院长安研发中心推出的旋翼机,是交给星光孵化中心负责集团直营项目的甲部孵化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星光孵化中心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将旋翼机团队整体移交给了星宇无人机。
夏至接手旋翼机团队之后,立即做了整合,并从中抽调骨干,再招募新人,以此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派去研发一系列商务直升机的任务。
与此同时,他还通过总裁办的协调,从星火研究院各大研发中心拿到手了许多与直升机有关的技术和专利,融入进这个新的团队当中。
此外,他更竭力斡旋,促成了星宇无人机与中航工业的合作。
中航工业旗下的直升机公司和昌河飞机公司,有着较为先进的直升机研制生产技术与经验,能够很好地填补星宇无人机的短板。
便是在夏至各方面的大手笔投入下,以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公司几款成熟机型为基础,以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在高端商务市场与空客的合作研发经验为营养,以星火研究院的强大研发能力为依托,优化改造升级而成“天鹰”系列商务直升机应运而生。
该系列目前有轻型直升机天鹰1号、轻中型直升机天鹰2号、中型直升机天鹰3号三款产品,已经完成了研发。
研发速度可谓超快!
不过完成产品研发只是其中一项工作。
还有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认证和市场推广等几项难关等着星宇无人机一一拿下。
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认证这三个方面,又要分成国内和国外两块。
国内是民航局CAAC,国外是欧航局EASA和美航局FAA。
群星集团是格外坚定的拥军单位,同时也是技术极高的高科技企业。
“天鹰”系列通过民航局CAAC的“三证一环”审定,一点也不难。
关键在于必须拿下欧航局EASA的三证审定,才能出口海外,进入欧洲市场。
至于美航局FAA的审定,星宇无人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