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手术刀下的成长光谱 (第2/3页)
室,白手套已经戴好。封装严密的试管递了过来,标签清晰:**陈小满,16岁,RH阴性血型,携带有未知基因序列**。
他亲手取样,滴液,调焦。
视野里,细胞核中的基因链缓缓展开。正常人类DNA呈双螺旋结构,而这一条……竟是三重嵌套,外层螺旋缠绕中层,中层又包裹内核,如同俄罗斯套娃般精密嵌合。更诡异的是,每当光源强度变化,基因链会轻微扭动,像是对光有感知。
他的呼吸重了一瞬。
这不是实验产物。这是自然突变,且已稳定遗传至少两代。
他猛地起身,快步回到“成长光谱图”前,抓起红笔,在图表顶端空白处画了个圆圈,写下:“实验体X现身敌方阵营。”又在下方补注:“生理数据持续采集,心理诱导程序即刻启动。”
他拨通电话,语气平稳得像在安排午餐:“通知李处长,那个女孩,我要活体持续观测。每日心跳、脑波、情绪波动,全部接入实验室主控系统。另外……”他顿了顿,“给她安排一次‘意外’低血糖发作,我想看看她在昏迷边缘的记忆泄露情况。”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挂断。
他摘下手套,走到墙角的恒温箱前。一排排试管静静立着,每支都贴着标签,写着不同日期与名字。最中间一支,标签写着“陈小满|脐带血|出生当日”,液体呈淡金色,像是凝固的晨光。
他取出这支,放入显微镜旁的对比仪。屏幕上,脐带血基因图谱与刚采集的样本并列显示。匹配度98.7%。缺失的1.3%,正是最近三个月体内新增的变异片段。
“有意思。”他低声说,“恐惧真的能激活基因表达。”
他打开记录本,翻到新一页,写下第一行字:“实验日志第491号。对象:陈小满。观察起点:T+0。假设成立——极端心理压力可触发隐性基因觉醒。”
写完,他合上本子,走到窗边。窗外是租界灯火,远处钟楼轮廓模糊可见。他知道此刻那孩子正躺在机械室,芯片红光一闪一灭,像心跳监测仪的信号。
而她的血,已经在他的系统里流淌。
他摘下金丝眼镜,用袖口擦了擦镜片。厚度比平时厚了半毫米。他重新戴上,视线清晰如刀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