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银钱在手 (第3/3页)
至此,所依靠的资源不多,如今这时代又极为重视宗亲与礼法。
贾瑞想彻底断绝和荣宁二府的关系不现实。
前期资源寡少的时候,借助荣宁的力量,方便行事,倒也可以。
但不能依赖甚至盲目攀附他们。
毕竟再过几年,贾府就要落败。
这等没落勋贵,也是许多人口中的大肥肉,跟他们靠的太近,说不定会惹来麻烦。
其中奥妙,无非两个字——中庸,拿捏分寸,有所为,有所不为。
冷掌柜倒不知道贾瑞心中所想,感慨道:
“荣宁二公是国朝开国勋贵,听说祖上也是金陵城诗礼传承的望族,前宋时不乏有功名之人。”
“但本朝以来,这文名上却少有显世扬名的俊杰,近来更是听说他们后辈愈发不成器,甚至有些......呵呵,没的败坏了两国公在日的威名。”
“倒是没想到在书道上,出了贾公子这么一位俊才。”
四王八公中,荣宁两公当日功劳极大,兄弟两人不仅封爵国公,还轮流担任京营节度使。
但他们贾家衰败的也极快。
北静和南安两支还有子弟参赞军务,简在帝心,但贾府这一代除了贾政是个五品小官外,已没有在朝廷的话事人。
对于冷掌柜言下之意,贾瑞心里自然知道,但他懒得品评,只是淡淡道: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族不肖子弟极多,但也不是人人如此。”
听到贾瑞此话,冷掌柜连忙说道:“贾公子此言极有见地,敝人佩服,不愧是高门子弟,自有一番鞭辟入里的宏论.....”
他也没有再啰嗦,直接说起卖字酬劳的事,道:
“公子这幅字可谓开前人所未开,日后定能在书道扬名。若公子不嫌,敝店愿以白银六十两收买。”
“公子莫嫌少,因我并非此店东家,银两若太多,便不能全然做主。待东家归来,我自会将公子之事告知于他。”
“到时候公子若还有佳作送来,敝店定当尽心图报。”
冷掌柜言辞恳切,所给银钱亦符合贾瑞预期。
他点头称好,并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