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密信 (第2/3页)
,透进了别样的光。
这孩子的心性,或许不适合官场倾轧,但他的灵气与那份不合时宜的“真”,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定人眼中,未必不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内政需巩固,外援需寻求。
贾府这艘船,不能只靠修补漏洞,必须找到新的、更可靠的航道。
她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跳跃的烛火上,眼神锐利而清明。
双管齐下,必须双管齐下。
“鸳鸯,掌灯,研墨。”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是。”鸳鸯连忙应声,将书案上的明角灯拨得更亮些,挽起袖子,取出一锭上好的松烟墨,注入少许清水,手腕沉稳地研磨起来。
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细微均匀的沙沙声,在这深夜里格外清晰。
鸳鸯一边研墨,一边悄悄观察着老太太。
只见她铺开一张暗纹宣纸,取出一支小楷狼毫,蘸饱了墨,却并未立刻落笔,而是凝神思索了片刻。
那神情,不似往日写信给家中晚辈的慈和,也不似处理庶务时的威严,而是一种……一种如同将军运筹帷幄、谋士定策千里的深沉。
她不敢细看内容,只垂眸侍立,心中却如擂鼓。
老太太深夜亲笔,所书必定关乎家族前程。
贾母提笔,笔尖在宣纸上落下,字迹依旧是她惯有的雍容端丽,措辞也依旧保持着贵族交往的含蓄与分寸。
“王妃妆次:前蒙垂问,感激殊深。寒门近日,为整肃家风,砥砺子弟,略行约束之举,虽惹物议,然不敢忘忠君报国、俭以养德之本分。幸赖祖宗余荫,家中子弟,如次孙宝玉,虽性情顽劣,尚存赤子之心,偶作小诗,不敢称工,聊表心迹;长孙贾兰,亦知勤勉向学,略通实务。阖家上下,唯愿恪尽职守,静待驱策,以报天恩于万一。时气渐暖,伏惟珍摄。贾史氏顿首再拜。”
信的内容依旧简洁,并未提及任何具体请托,甚至对府中“整顿家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