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五章 携妻远行避风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七十五章 携妻远行避风波 (第2/3页)

她打算去巡查一番,儿子就借着这个机会,陪她去江南转转。”

    公私兼顾才是最完美的,他们夫妻俩也正好可以暂时离开中枢,省的人家说林首辅权倾朝野。

    贾赦又不是真的傻,贾琏即将回京执掌京营,妹夫兼亲家又成了百官之首,宫里还有个皇妃……

    再让小儿子、儿媳妇呆在京城,皇帝、太子不介意,不代表朝中大臣没意见。

    出去转转也好,等过上几年再回来,资历、阅历都没有破绽了,估计皇帝也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给小儿子加加担子了。

    ……

    出京前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已经弄的差不多了,贾琮带着自己拟好的旅行讠……工作计划来到了勤政殿。

    皇帝老爷自老圣人驾崩,精神状态始终没有恢复。

    太子刘弘就一直在勤政殿帮着处理奏章,听到月余没怎么出现在宫中的贾琮竟然主动来了,好奇的传了他进来。

    “伱小子总算出门了,快来帮我看看这些。市舶司的账目我算了好几次,每一次的数字都对不上号。”

    可怜堂堂太子爷,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被东宫一众师傅狠夸的存在,竟然被一堆账目折磨的没了脾气。

    贾琮将手中的旅行计划……工作计划交给了刘弘,顺手提起笔就开始整理市舶司的账目。

    “啊!你竟然打算丢下我出去玩?”

    一声尖叫,吓得贾琮的手一哆嗦,纸上就多了一道长长的黑线。

    刘弘总算明白贾琮这一个月没露脸是在干嘛了,这小子竟然制定了一份“游玩”计划,准备将国朝的大好河山都走上一遍。

    本宫堂堂太子爷都没这么潇洒过!

    凭什么?不许去!留在京城给我干活吧!

    可惜,刘弘最终还是向现实低了头,因为贾琮的理由很充足。

    “我这可不是去玩,随着新政的推行,一直呆在京城是无法切身体会到国策实施的好与坏的。总要有人出去看看,我不去的话,四哥觉得谁能担当此任?”

    宫中需要一双足够可以信任的眼睛,除了贾琮,刘弘想不到别人。

    龙禁卫足够忠诚,但龙禁卫一群糙汉子,很可能都读不懂新政的各项政策。

    至于朝中的那些文官……

    算了吧,能不阻碍新政施行就谢天谢地了。

    君不见,礼部左侍郎徐晋还苦逼的在山西跟那些银号、钱庄的人斗法呢。

    一个纸币发行就够中枢头疼了,林首辅那还有一堆的新政国策准备推行呢。

    “我明面上是为《高宗实录》采风,暗中会考察地方民情,每到一处,我都会详细记录当地的物价、民生、吏治等等情况,四哥最好派些信得过的人跟着我,咱们往来书信,不得假手于人。”

    如今京城官员的操守还行,但地方上的文武官员,说实话贾琮并不怎么相信。

    不但贾琮不信,刘弘也不信。

    天知道那些国泰民安的奏折背后,会不会只是面上光亮。

    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贾琮的打算。

    “那行,你出去走走也好。最近有人老是在我耳边说,林师傅升任内阁首辅,你二哥又要回京执掌京营,说你家权势太盛……”

    得,不用说贾琮也看出了刘弘的头疼之处。

    这些人对贾琮本人没意见,对林老爷、赦大老爷等等都没啥意见。

    但百官都会提防伊霍之事出现在国朝,跟刘弘说这些纯粹是为了朝廷安稳。

    正好,这也算是给了贾琮离京的理由。

    很快,刘弘就以监国太子的名义下旨,封贾琮为采风使,出京为《高宗实录》的编撰采风。

    同行的还有两百羽林郎,一同护送文安公主下江南巡查地方教育工作。

    贾琮离京前还特意去求见了一次正在静养的皇帝老爷,可惜皇帝老爷没有见他,只让夏守忠交给他一个小匣子。

    等一行人已经登上南下的官船之后,贾琮才与黛玉在船舱中打开了那个小匣子。

    小匣子很精巧,里面用红绸包着一个小小的东西。

    “哈,竟然是虎符?”

    虎符下压着一张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