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五章 贾琮的大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五章 贾琮的大计划 (第3/3页)

的情景,不禁心中一阵悲凉。

    农人穷,可比之匠户,他们还有一份口粮田,老天爷赏脸的时候,还不至于饿肚子。

    可大夏的匠户真是太苦了,一家五口,连一人一身破旧的衣服都保证不了。

    朝廷给予他们的口粮,更是少之又少。每当户部没钱的时候,最先断绝的,就是匠户们的口粮。

    太祖当初定下的匠户“铁饭碗”,最后竟然成了匠户们身上的枷锁,让他们连出门揽工养家都做不到。

    “唉……”

    皇帝将手中的奏章合上,远远望着工匠城上空飘起的一道道炊烟,长叹一声:“朕一直都知道匠户的苦,但朕不得不顾忌大局。”

    何为大局?

    朝廷需要足够的匠户去建造城池,修缮长城,疏通河道,打造武器……

    当初太祖爷制定的“铁饭碗”政策不好吗?

    不,一开始的时候,匠户那可是朝廷的正式工,每月都能领到足够的薪水,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可随着土地的兼并,朝廷的支出越来越大,赋税反而越收越少。

    再加上贪官污吏对太祖爷制度的曲解,以及贪墨钱粮的事层出不穷,匠户们的日子也就越来越难。

    雇佣?以前的朝廷,户部银库、粮库哪一个不是饿死老鼠的存在?

    近百万的匠户,是朝廷能够维持基本运转的基础,他哪怕再怜悯匠户,也不敢轻易去改变现状。

    只能尽量的让户部挤出更多的粮钱,让匠户们能多一粒米,多一口饭。

    现如今朝廷有钱了,的确可以让匠户们过上好日子。

    但要是按照贾琮的建议,朝中恐怕又是一场不小的风波。

    毕竟白嫖匠户已经成了官员中的惯例,又有多少人能放弃百万可以为官府无偿服务的匠人呢?

    皇帝一想到又要跟朝中的臣子打嘴仗就头疼起来,他将奏章塞到贾琮的手中,摆摆手道:“此事先让朕好好琢磨琢磨,带朕去这城中转转吧。”

    ……

    工匠城没有具体的名字,说是城也不贴切,因为这里没有建造城墙,只是在接入官道的一条宽敞平坦的青石板路的旁边,立着一块石碑。

    “百工坊~”

    皇帝老爷喃喃念道:“好一个百工坊,《墨子》有云,凡天下羣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贾琮,你这个百工坊,做的很好!”

    贾琮笑着应道:“这可不是臣的百工坊,这是陛下的,大夏的百工坊!”

    皇帝笑了笑没说话,背着手慢悠悠走进了四处飘荡着饭菜香味的小城。

    百工坊的街面很繁华,宽敞的街道都是青石板铺设,平整干净,道路两旁还有水渠,上盖石板。

    主街的两旁是一间接一间的店铺,街面上还有大大小小但排列整齐的小摊,摊主的吆喝声,小孩的欢笑声,妇人头疼教训儿女的教导声,糅杂在一起,让皇帝听着甚是悦耳。

    皇帝看人的眼睛很毒,此地不但是匠户人家,街面上来来往往的人中,还有身着华丽的公卿家人,豪富的商户,以及偶有几个面熟的小子,应当是哪家勋贵的小兔崽子。

    不过此地的治安很好,有身着公服的衙役在不断的巡逻,维持着此地的祥和。

    贾琮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官衙,小声道:“四爷,那边就是臣在此处设立的衙门,京城工业区管委会,其中主官一人,从六品,副手一人,正七品,佐官三人,从七品。另有禁军千户一人,领千人队常驻城西,与管委会的衙役一同维持城中治安。”

    皇帝点了点头,十万人,已经可以跟一座府城的规模差不多了,的确得有足够的人手防止各类事件的发生。

    他的目光被官衙旁边的一处大院子所吸引,冲贾琮努努嘴:“哪里是什么?”

    这回倒不是贾琮回答,而是黛玉应道:“那里是新建的百工技术学堂,过完年就打算开始招生,今日请您出城,就是想请您莅临指导。”

    月票推荐票

    今晚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

    2024年了,老爷们手里又有票票了,还请赏给我哈~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