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二章 速战速决,砍了他们!(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二章 速战速决,砍了他们!(求月票) (第2/3页)

?”

    贾琮愣了愣,随即陈述起自己的看法来。

    “臣以为,若胡有为所言为真,那么余文荪等人应当是与当地士绅勾结,有意对抗新法实施。若是假,那胡有为这是借故打压副手,毕竟一府同知,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副手不听话,知府难当。说不定,还会被架空了。”

    贾琮最后做出了自己对这份折子的处置:“当发回都察院,让都察院派人前去调查,按律处置。”

    “你都能看出来,内阁的人怎么会不懂?你猜他们为何要把这份折子送到御前来?”

    皇帝认同了贾琮的处置,又问了一句。

    贾琮琢磨了下,试探性回道:“朝中有人想试探陛下的决心?最近新法实施愈发困难,周阁老在担心陛下对新政的态度有变化。”

    皇帝点了点头:“这就是周炯与魏师的不同之处,魏师从来不会担心朕会服软。”

    “那……”

    皇帝无所谓的笑了笑:“就按你说的回复,并给京里去张条子,这等事,内阁诸卿自行处置便可,不必报于御前。新法乃社稷万年之基,国朝无论皇室宗亲、公卿士绅还是天下臣民,均不得违逆朝廷政令,有违者,严惩不贷!”

    贾琮笑说:“陛下这是喂了周阁老一颗定心丸,有了这张条子,他也就能放开手去做事了。”

    “朕不怕臣子们做事,就怕他们畏首畏尾,尸位素餐。”

    倔老四就是倔老四,这位爷只要认定了的事,九十九匹马都拉不回去。

    他摆摆手说道:“还有吗?继续。”

    贾琮刷刷在折子上写了几行字,将其放到一边,继续读起了下一本。

    “登州知州侯万静上奏,说登州有不少海商从海外运来大量的高丽婢还有倭女,因《大夏律》中没有针对海外女子的略人买卖相关律令,他拿不定主意,故而想请圣裁。”

    “高丽如今已经并入国朝,当按朕之子民来看。传旨,让内阁并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严查针对高丽……辽东四郡的女子略人买卖之事。至于倭女,干我朝何事?就按昆仑奴之例办吧。”

    “臣明白了……还有,山东布政使司上奏,十三爷上月回京路过……噗嗤……过境山东,‘顺道’去了趟曲阜,不小心把孔林中的某些人坟扒了……”

    这曲阜距离运河快马都要两三天的路程,老十三这顺路顺的够远。

    皇帝老爷头疼的揉了揉眉心:“给老十三去信,让他赶紧滚回来。他侄子都要大婚了,在外面少闹些事。传旨山东,让布政使司出银子,将孔林好好修缮一番……”

    ……

    围猎的这几日,贾琮基本上都是在皇帐中度过的。

    皇帝老爷觉得贾琮这个“小秘”用着颇为顺手,就给其挂了个翰林待诏的官衔,命其帮忙处理奏章。

    贾琮是痛并快乐着,在处理奏章时,不时向皇帝老爷请教,君臣二人玩着师徒的戏码,让贾琮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徐晋在收到皇帝的传召后快马赶到铁网山,来不及跟小徒弟多说说话,就领着皇帝诏命带着五百最为精锐的禁军,沿着长城就往西去了。

    贾琮一直将其送到铁网山下,将一柄精致的短铳送给了老师。

    就在朝廷做好了针对乌斯藏的处置时,答力麻八剌遇刺重伤,使团死伤七成的消息终于传回了乌斯藏王城察里巴。

    太祖时,朝廷仿效前朝,在乌斯藏建立了僧官制度。

    僧官分法王(实际有教区的教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喇嘛各个等级。

    太平兴国年间,太宗皇帝先后册封了阐化王、大宝法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阐教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八个重要法王和教王。

    驻地察里巴的大慈法王释迦一夕,算是乌斯藏三大法王中最为亲善天朝的。

    剩下的大宝法王、大乘法王以及其余教王如阐教王、阐化王多有异心,与西夷勾勾搭搭,在乌斯藏没少传扬往昔大吐蕃的强大,以及对中原富庶之地的野心。

    当然,乌斯藏有不少贵族僧侣对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