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九章 封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九章 封侯 (第3/3页)

产量。

    户部的银子跟流水一样往工部送,他每次看到银库的银子缩水,就觉得揪心的痛。

    修铁路?行啊,兵部自己去筹钱!

    皇帝老爷也被简子房的“豪气”给吓住了,铁路的确要建,但饭得一口一口的吃。

    他给了贾琮一个眼色,让其解释了一番修建铁路的消耗以及困难,总算将躁动的群臣给安抚住了。

    等到第二列的蒸汽机车烧旺了火,君臣齐齐登上了车厢。

    刚开始的时候,众人还不习惯火车上的晃动,有人甚至有了晕车之感。

    但很快,火车的速度慢慢上来了,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让车上的君臣一个个兴奋起来。

    京城距离通州不过四十五里,元祐一型火车的速度,每时辰高达一百四十里。

    约莫半个时辰左右,火车就缓缓停在了还在建造期间的通州车站。

    在调整车头的时候,皇帝还兴致勃勃的参观了正在建造期间的通州车站。

    毗邻运河码头,铁路与运河连接的很好,能最大化的利用铁路与河运的运输力,让皇帝的心情更加好了起来。

    等到再回京城,皇帝就召集了内阁诸老以及六部尚书……

    “敕曰:奉天翊运推诚永丰县伯贾琮,天赐其慧,辅国之运,行奇法修镇国之器,朕心甚慰……晋其为奉天翊运推诚永丰县侯,世袭罔替,食邑八百户,开府建衙。赐金印、丹书……钦此!”

    “敕曰:工部员外郎牛耿……敕封其为昌平县男,晋工部郎中……”

    “敕曰:工部匠师曲茂君、于义高、尹正白……封其为国之大匠,赐金……”

    这一次的封赏之盛,丝毫不比灭国之功差上多少。

    贾琮一跃成为大夏世袭罔替的县侯,而且赐下金印,可开府建衙。

    至于说丹书铁券什么的,那玩意贾家已经有两枚了,拿来给宝玉他们,用来当板子最好不过。

    主要是开府建衙这个权利,除了英国公张岳之外,贾琮是大夏第二位可以开府建衙的勋贵。

    除了开国时的四大异姓藩王,宗室亲王都没有这个权利。

    贾琮捧着手中的圣旨有些发愣,皇帝老爷搞这一手到底是为了什么?

    “恭喜了侯爷,年仅十四的县侯,还是因功封爵,不说国朝,就是往前推上五百年,都是独一份。”

    夏守忠没有说错,除了那些恩荫封爵,以大功敕封县侯的,大夏开国至今没有一位。

    那位封狼居胥的冠军侯是多少岁封的爵位?

    贾琮不但没有高兴过头,反而有些心忧。

    他有些不解的问道:“夏公,这开府建衙……”

    夏守忠满意的点了点头,果然是皇爷看中之人,没有因为封赏迷了心智。

    他将其请到一旁,避开工部的其他人说道:“皇爷让咱家跟侯爷先通通气,新政实施至今,虽然有了不少成果但侯爷应该也感受到了,朝野内外的阻力越来越大,就连周阁老都有些力不从心……”

    贾琮边听边点头,这是事实。

    新政的实施如今进行了最核心的部分,无论是土地改革还是税制,已经触犯到太多人的利益。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既得利益者,已经按耐不住,正不断的试探着皇帝的底线,开始反击新政一派。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刘硕的那件事……

    “所以,皇爷与圣人他老人家商量了一下,打算借侯爷之名,再开一府,让侯爷名义上总领一府的力量,与反对新政的那些人明刀明枪的干上一场!”

    啊?

    贾琮没想到皇帝赐他开府建衙的权力,竟然是想将自己推到前台,让他跟反对新政的人去打擂台!

    可……

    贾琮有些迷茫跟焦虑,拱手问道:“夏公,陛下有说让我如何开府建衙,又有哪些人会在我的麾下。总不能让我单枪匹马跟人去干仗吧?那不现实,反对新政的不是一两个人,说不定会是满朝皆敌!”

    月票推荐票

    今晚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