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骂醒的都是尚有良知的 (第2/3页)
然后混迹官场?
不想做官?
那你读书做什么?
每一个读书人,最终目标,就是做官!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仅仅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思想?
未必!
但是今天,朱敨发现自己错了,它不仅仅要做官,而是为民做主,而是留下清白在史书上。他,要做到内心无愧。
朱敨坐在座位上呆呆看着前方那一炷香,他脑海中出现一幅幅画面。
妻子是农家女,他虽是朱家之人,朱家有不少人为官,然而他家却是贫穷。妻子不是美人,普普通通,嫁给他后,相夫教子。
针线赚钱补贴家用。
寒夜里,都得手上生疮,为他缝补衣裳。
家里有一口好吃的,不舍得吃,先给他吃,让他安心读书。
农田里的活,妻子一个人抗下...
要做一个陈世美?
不!
内心羞愧难当,妻子嫁给自己,生下两男一女,苦头吃尽,而他有了富贵,就送给她一纸休书?
抛妻弃子?
看了一眼,坐在副首位置上的杨清臣,再想想刚刚离开的朱全忠,朱敨咬了咬牙。
我是想要做官,但是我不能没有良心。
我是想要做官,但是攀附权贵,非我所愿。
杨清臣不嫌弃他抛妻弃子,朱全忠蛊惑他一纸休书寄往家乡。
是因为,他有利用价值,非是纯粹待他好。
朱敨,不傻。
提笔挥毫,朱敨闭上眼睛,两滴清泪滑落。
落笔:
爱妻:
常有人言:位高不舍义,富贵不忘本。
今我钦点状元,申赴故里,阖家团聚。
夫:朱敨。
内容简单,没有华丽辞藻,但是每一言,每一字都是极其坚定,言真意切。
朱敨心有所感,拿出另一张纸,挥毫泼墨:
寒窗十载未明德,富贵忘本羞煞我。
舍弃神京恩与荣,无愧于心日与月。
“哈哈...”
朱敨大笑起身,向吴发行了跪拜大礼:“多谢王爷!”
长身而起,潇洒离去。
他手中拿着的,只有一纸书信。
“拿过来...”
吴发感觉莫名其妙,这个朱敨有些反常。
亲兵拿过朱敨所作之诗,眸光闪烁。这首诗像是反省诗,也像是赎罪诗。看着转身消失不见的朱敨,吴发放下纸张。
好事啊,这个朱敨...醒悟了?
本王一番心思没白费。
吴发心里大喜,骂人也不是全无用功,心里还有良知的人,很容易就会自我反省嘛。
要知道,心地一直善良,未必可成才。
浪子回头,体悟人间冷暖,勾心斗角之人,可堪大用。
房内,进士举人,被朱敨大笑声吓了一跳,心中无不大骂:“狡猾,混账!”
本来已经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