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江南麒麟院 (第2/3页)
子一转。
“二师兄,按照小师娘的嘱咐,接下来我该去的应该是绕过大夏的京城长安城,直接转头下江南,去那江南道找那麒麟院。”
叶仙提了个开头,项方才记起来。
“嗯,不错,江南麒麟院的枫家十四郎,也是师父当年做的最后四笔买卖的第二笔,江南道上少见的跟我们咱家门下的天机门谍子有所联系的江南道家族。”
叶仙嗯了一声。
江南道多望族。
大夏皇朝起势于辽东边关关外,是因为六百年前,原本的中原地区内政虚空,内乱丛生,旱九年涝九年的天灾引发了人祸,农民起义导致中原陆沉,关外的大夏皇室趁势以辽东铁骑镇定中原,并且吞并数国,完成中原地区的真正大一统。
而以北方做为龙兴之地,定居长安城的大夏皇室,却深知打天下用的是辽东铁骑,守天下却要重用士族,因此导致科举取士,高中的士子之中南方人士往往有十之七八,北方士子只能占据十之二三。
这倒不是因为大夏皇室瞧不起北方的士族,要知道大夏皇室以武定国,近百年来大大小小的征伐战役从未断过,庙堂之上文臣虽说是以南方门派占优,但是真正掌控权力的武将却是清一水的北方人,南北庙堂之争南方士子也只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罢了。
不过读书人本来就重名节,所以哪怕是仅仅赢了面子倒也足够。
而且大夏皇帝也深知这一点,大夏皇室自从打下来长安皇城,雄踞整个中原以北至今已有三百年,这三百年来前后十余位皇帝一直厉兵秣马,缓缓蚕食中原所有地区,也是在近五十年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南北大一统的局面,因此新帝登基至今的三十八年间也被称之为大夏盛世。
只是贪多嚼不烂,以北方做为根基的大夏皇室通吃了南北两地,这样大的一笔食物,光是消化就让大夏皇室无比头疼。
因此才会有了南方士子治理内政势头强劲的现象。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士子并不是才疏学浅,只不过北方气势恢宏,养出来的士子自然也是恢弘大气,但是却不拘小节。
而南方水土多秀丽,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