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脉冲玻璃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脉冲玻璃球 (第2/3页)

    双方都有道理,所以才会进入大讨论环节。

    如果没有未知舰队的威胁,现在零号基地恐怕立刻就联系前进基地,开始搭建空间技术的攻关小组。

    但事实上谁都知道,空间技术若是这么简单有成果就不会有那么多文明卡在恒星级文明,也不会在折叠空间里放任科学家们研究这么久也没有任何成果。

    针对这些问题,零号基地还是很快有了决议。

    虽然不能全都要,但依旧成立了十几个的科技攻关小组,科研力量在向这一方面倾斜少许。

    毕竟人类之前在反物质和大一统理论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前方局势也未紧张到动员蓝星力量的时刻。

    全球范围内,华国重新规划的秩序依旧渗透进方方面面。这是科技大领先,以生产力大发展来实现的全球新秩序。

    在地月范围内,太空飞船的技术基础成熟,拉格朗日点的太空船坞开始扩建。

    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但华国大量科学家已经前往前进基地,甚至开始向更深空的长城基地前进,零号基地常驻的科学家又占去相当一大部分。

    哪怕这些年源源不断有优秀人才涌现,但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的洗礼。

    大量入籍的科学家就成为了中坚力量,太空飞船模型、图纸由零号基地设计之后,在太空船坞便开始着手制造。

    而飞船的第一个零件却是在月球上开始生产,可能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艘太空飞船的所有零件就会汇聚到拉格朗日上的太空船坞,然后半个月后,这艘飞船就能向前进基地开始自己的试航。

    仿佛是曾经米国工业的辉煌时期,航空母舰像饺子一样下水。

    而现在时代变了!

    是华国的太空飞船,像下饺子一样不断向深空进发。

    难以想象,这才是人类尝试踏足星空第一个十年就出现的场景。

    而随着一艘新组建的太空飞船,一路前行到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

    数万颗大型小行星上面的数十万个材料采集基地为前进基地提供着充足的物质支持,上万艘小型运输飞船担任着在材料基地和前进基地之间的运输任务,三万亿台纳米机器人以及其余各种智能机械设备充当了永不疲惫的劳动力,谷神星上的数百个加工厂、铸造厂等全力运转。

    在这里,一个更庞大的太空船坞正在缓缓成形。

    在将来,这个船坞将吞噬掉小行星带上绝大多数的金属物质,然后造成一艘艘拥有反物质护盾和重力炸弹的太空飞船,成为拱卫太阳系的太空长城!

    这一切的原动力,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力飞跃。

    此刻,尽管人类依旧是行星级文明,但已经扫清了通往恒星级文明的所有障碍。

    接下来,便是文明与岁月。

    思想要在巨大的生产力进步中,一次次适应和重组,才能让人类文明真正突破行星级文明的大过滤网。

    ..........

    虽然只能成立十几个空间技术攻关小组,但他们的组成成员都是零号基地中最顶尖的科学家。

    “哪怕我是从一开始就跟到了现在,依旧对他们的发展速度叹为观止,仿佛科学就是为了他们专门设计的一样,在这么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成为了掌握河系级的文明。”

    “是啊!其他河系级文明发展到掌握空间技术,怎么都需要百万年以上........而中子生命体竟然连百天都不需要。”

    组建完成的攻关小组成员,望着眼前的全息投影,不知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科技发展之路。

    在投影中,已经能制造出一个小小空间泡的中子生命体又开始了新的突破。

    如果说【冰箱】是系统制造出来的黑科技,那么现在中子生命体便要破解它的黑箱!

    中子生命体在【冰箱】之中,同样在进行比之前更频繁的迭代,而中子生命体想要延续,必须依靠脉冲星的物质。

    脉冲星上的物质坚硬程度是钢铁的百亿倍以上!

    它们在极端环境里极难利用,然而在【冰箱】的特殊结构下,能源源不断补充给隔绝空间里的中子生命体。

    如果中子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