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须欺之以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须欺之以方 (第2/3页)

不过她唯一犹豫的是,和陈子龙所说的那样,如果吴争坐实了皇族身份,那么她与吴争之间,永远没有可能走到一起。

    这一点,让她心碎,也差点让她中止了这个方案。

    但最后,朱媺娖还是做出了选择,儿女私情与国家宗庙而言,孰轻孰重?

    如果坐视这数百人被吴争清洗,那么日后的朝堂就算还存在,与朱家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下了决心,那么要做的事还很多,至少需要一个在朝堂上说话有份量的人,引为助力。

    于是,思忖再三之后,张煌言入了朱媺娖的眼睛。

    张煌言为人正直,以诤臣出名,且与吴争关系不错,这样就能使得,外臣在接受这个秘密时,不会下意识地去质疑这事的真实。

    因为这事有张煌言作保。

    所以,朱媺娖立即派人去传召张煌言。

    而这时,马士英的到来,让朱媺娖眼睛一亮。

    马士英对政斗有着丰富的阅历,朱媺娖将吴争身世一说,他便意识到机会来了。

    吴争之所以遭受朝野文人敌对,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吴争崛起太快,而是吴争锋芒太露,简单地说,是没有根基。

    一个没有根基的人,手掌实权、占据高位,自然受人嫉恨。

    这与对错无关,只关乎人性。

    在马士英看来,如果吴争有了这个身世,就可如虎添翼,不用说封王了,日后面南背北都可事半功倍。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马士英为整个计划出谋划策、修补漏洞,做得是不亦乐乎。

    而张煌言正直,君子欺之以方。

    奈何朱媺娖虽然贵为公主,却不是君子,而只是个女子。

    所以,张煌言根本没有去猜测朱媺娖都会撒谎。

    他在看到黄堞之时,就已经相信了朱媺娖的话,更何况传国玉玺当面?

    张煌言对此是深信不疑,他真以为吴争是皇族,惠宗后人。

    甚至想到,吴争这样的天纵之才,正是上天派来拯救大明的。

    许多事情一旦穿凿附会起来,就成了神迹,自古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