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应天府之变(七) (第2/3页)
肃乐不应,朱以海也就不劝了。
在朱以海心里,此时最重要的,莫过于洪武门中,那个至尊之位。
只要坐上那个位置,钱肃乐在与不在,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以他的帝王心学,钱肃乐其实是不合他授以首辅重任的,钱肃乐太过刚正,行事非黑即白,这种人,是朱以海心中不喜的。
朱以海劝说无效之后,便转变话头,“钱大人以为,兴国公能接受孤的条件吗?”
钱肃乐见朱以海只劝说了三遍就转变了话头,心中骤然一凉。
心道,果然君王无情啊!
虽然钱肃乐请辞之说,确是真心实意,可做为文人,心中那份被君王赏识的虚荣心还是非常大的。
哪怕是要急流勇退,钱肃乐下意识中,也希望朱以海能多劝他几遍。
可朱以海显然没有再劝他的意思。
钱肃乐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此时听朱以海询问,钱肃乐深吸一口气,将杂乱的情绪压了下去,回答道:“依臣猜想,兴国公会接受殿下的。兴国公是个老成世故之人,不可能为了与吴争区区交情而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或许他两不相帮,保持中立,但绝不会与殿下为敌。”
朱以海大松了一口气,就算他不是钱肃乐这般对人心把握笃定,他也能猜想得到,只要兴国公接受自己的条件,哪怕保持中立,他的胜算也是极大的。
朱以海连连点头,将目光投向正阳门那支刚刚抵达的新军,脸上一片灿烂的神色。
钱肃乐看着朱以海的后脑勺,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惆怅。
他说因为先后黜落两任监国,无颜站在朝堂之上,这不假,但不是全部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肃乐有愧,他觉得愧对了吴争,这个名义上自己乘龙快婿的少年,就因为自己的这一阴谋,生生断绝了未来的政治前途。
而这少年,还刚刚光复了应天府等九府之地,还刚刚在绍兴府拯救了朝廷一众官员及家眷,这其中就包括朱以海本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