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九章 应天府之变(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九章 应天府之变(二) (第2/3页)

哪怕知道这支是吴争留下的驻军,也并没有太过担心这支军队。

    当然,前提是钱肃乐已经对这支军队做了必要的防备,那就是令钱肃典、钱翘恭叔侄率军从洪武门去正阳门外候驾。

    从洪武门至正阳门,这距离比朱以海从聚宝门绕行正阳门要近太多了,完全来得及布置防务。

    人心。

    这场变局的核心,依旧是人心。

    如果东城府驻军真如陈子龙、钱肃乐那般揣测,那么朱以海肯定就顺利进了正阳门,而吴争也就只能对着正阳门,望门兴叹了,然后灰溜溜地撤回杭州城,等待朝廷派人传宣恩诏,然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恩诏。

    如果钱肃典、钱翘恭叔侄真如钱肃乐认为的,唯他大哥、父亲之命是从,那么哪怕正阳门外驻军奉吴争之命阻拦朱以海一行,那恐怕成败也是两说。

    听命是一回事,以命相拼又是另一回事。

    正阳门外驻军,愿意听吴争号令阻拦朱以海,不代表着他们肯与钱肃典、钱翘恭叔侄所率大军血拼,况且阻拦与弑君那是两个性质。

    所以,只要钱肃典、钱翘恭叔侄恪守钱肃乐的严令,这事也得两说,成败取决于双方大军谁先妥协或者说谁先敢动手。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嘛。

    连稚童都明白这道理。

    可事实上这两个都是变数。

    驻军是变数,钱肃典、钱翘恭叔侄同样是变数。

    当听到陈子龙派人转达了父亲的命令,钱翘恭苦笑看向钱肃典,二人相视同时叹息道:“吴争完了。”

    他们的想法与马士英如出一辙。

    朱以海只要进了应天府,那么大局抵定。

    吴争就算想反盘,也不能进攻应天府,否则,那就是叛臣,必被天下所唾弃。

    可如果退回杭州,那离消亡之时,也就不远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以海哪怕开始时优渥以待,加以安抚,但在朝中这些文人的策划下,吴争只能坐以待毙,到时朝廷只要寻个茬,就能对吴争进行肆意宰割,吴争要么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