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 (第2/3页)

看者有意罢了。

    如果吴争不是北伐功臣,没有光复南京,没有那么多军功,或许连钱肃乐也不会去计较。

    可问题是,这契合了一个成语叫——功高盖主。

    被钱肃乐这么点明,几人不得不郑重起来,他们身在高位,代表的就是朝廷。

    钱肃乐带着激愤的语气道:“这要是在别的州府,百姓举这样的条幅也就罢了,可以当作愚民不知礼,可杭州府,是吴争已经经营数月的州府,来江边恭迎监国殿下,竟举欢迎吴争自己的条幅,还写什么杭州军民拥戴靖海候?这置监国于何地,置朝廷于何地,置你我于何地?”

    这便是正直、刚正之人的语气和言行。

    从古至今,诤臣那是这副样子。

    往往一件芝麻大的事,就能将它上纲上线,弹劾成为一件滔天逆案。

    这不是抨击和讥讽,言臣闻风而奏,为了引起皇帝和朝廷的注意,往往会夸大其词,这是腔调,历来有之。

    钱肃乐其实心中并无歹意,可就象马士英说的,正人、诤臣未必都于国于民有益。

    面对着钱肃乐慨然三问,众人皆沉默不语。

    他们虽是这朝廷中的脊梁,但他们也不是傻到要与吴争对立的程度。

    开玩笑,朝廷之中,如今敢与吴争公然对着干的,恐怕也只有钱肃乐了。

    这不是钱肃乐有多大的实力依仗,而是他名义上是吴争的岳父嘛。

    众人心里都在想,靖海候再怎么狂妄、再怎么不识礼数,可他有赫赫军功在身,况且他恭迎监国殿下及朝廷北上,荣返南京,而且在百官监国一行危急时,率军营救,这可是众人眼见为实之事啊。

    如今要以几块百姓私自举起的条幅去追究这样一个刚立赫赫战功、又有拥立之功的重臣,这不是吃饱了撑得吗?

    你做岳父的可以随便教训,可咱们算啥?

    没得惹恼了吴争,反惹一身骚不是?

    再说了,象熊汝霖、孙嘉绩等人皆与吴争没有什么纠葛,反而都有不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