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0章 水到渠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30章 水到渠成 (第3/3页)

在没有那智商。

    “陛下,臣妾……能提一个建议么?”

    “说来听听。”

    “最近讲武堂要研究的东西太多,匠师们个个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研究造桥的人寥寥无几。这造桥又是如此之难,仅凭匠师怕是难以见功,还要有大量精通算学的人才。臣妾想,是不是可以招募一些人,专门研究这项技术。天下江河这么多,若能造出好桥,用处还是很大的,河上能造桥,江上也能造桥,淮水、泗水上都能造桥嘛。”

    刘协认真地想了想,觉得有理。

    把所有的技术研究都放在讲武堂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像造桥这种民用功能明显大于军用功能的可以分离出去,组织民间力量来完成。这样讲武堂也能集中精力,研究火药、炼钢等战略层面的技术。

    “要不你先试一下?”刘协提议道。

    甄宓正中下怀,随即又提出一个问题,钱从哪儿来?

    那么多人的俸禄,试制的材料,尤其是质量上乘的钢材价格很贵,而且没有天子的同意,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刘协和甄宓商量,决定两条腿走路:朝廷拨一部分钱,再从民间筹一部分钱,公私合营。成功后,技术归朝廷所有,合作的民间组织可以得到优先授权,并因此得到优质钢材的供应。

    朝廷这部分由司徒府负责,民间这部分则由甄宓负责。

    中山多富商,无极甄氏只是其中一个代表。他们不缺钱,就缺好项目。只要有好项目,筹个几亿钱并不难。

    甄宓这么热心造桥,除了想封侯之外,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现在,刘协给了她这个机会,她自然要紧紧抓住。

    方向定了,相关的细节就好办了,届时自然会有司徒府安排人去对接。

    类似的做法,在冀州已经有过尝试。诸葛亮主政邯郸,黄月英负责相关的道路改造,公私合营的效果很是不错。司徒府为此还开过专门的研讨会,打算将这样的经验推广到全国,以便利用民间的财力、人才,加快发展速度。

    一切都水到渠成,只是缺一个机会。

    82中文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