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 盐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八章 盐场 (第2/3页)

价格也比清朝官府的盐价低得多。

    一时间,竟然让这些四海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挽救了四海商会的财政危机。

    本来,明廷的连年征战,早已掏空了四海商会的财富,但谁能想到,贩卖海上私盐竟让四海无意中回了一波血。

    也让四海商人们对刘煜更加感恩戴德起来。

    当然了,这是也很快引起了清朝官府的警觉。

    很快便开始打压这些走私盐商,可奈何广州商场上商商相护,甚至还出现了镇与镇之间的夜市。

    这盐商的走私也是屡禁不止。

    毕竟,老百姓可以不吃肉、不喝酒,但盐却是必需品。

    俗话说得好,三斤盐抵百担米。

    官府如此高的盐价,又哪是广东地区贫穷的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

    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买四海的低价盐啊。

    现在看着这些盐山,陆海商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海盐若是贩卖到琼州、嘉定、吕宋、暹罗,利润不

    知要翻几倍。

    毕竟是清廷的官盐,连成本都不需要。

    明军官兵在东场呆了整整三天。

    期间除了劫掠两千多百姓以外,还拉走了整船的海盐。

    若不是最后明军将领的威胁,恐怕这些陆海商人还不想走呢。

    而此刻,在徐闻方向的百姓也遭到了巨大的劫难。

    明军官兵在这里掠夺了两天两夜。

    将徐闻地区搞了个鸡犬不留。

    最后一百多名明军官兵,硬是押解的三千多名大清百姓朝沿海海安所方向而去。

    由于随行的商船实在搭载不下这么多汉民,明军官兵索性就留在海安所,等待下一波船队抵达。

    短短数日工夫,伏洋镇水师变掠夺了七千多名汉民前往琼州。

    在这期间,明海的商船也没有闲着。

    二十多艘明海的大帆船在港口间穿梭着。

    将清军战俘,汉民百姓押送往嘉定或者吕宋。

    由于嘉定县就在安南方向,距离琼岛最近,因此明海优先将大量百姓送往嘉定。

    毕竟前往吕宋的海途较为遥远,也比较凶险,也害怕出现什么大风大浪,白白损失人力物力。

    当雷州府的官员们获知有海寇在沿海劫掠百姓的消息时,已经是两日之后了。

    高廉雷总兵听此消息后大怒,连忙调集三府清兵前往东场,海宁方向剿匪。

    不过,各地清军集结需要时间,徒步行军,又比不上明军乘坐战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