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迁移汉民 (第2/3页)
。”
听完官员的汇报后,刘煜点点头,示意协长们下去。
这些时日陆海从大陆私掠过来的汉民基本上都是庄稼汉和沿海的渔民。
不单单是因为这两个群体都是底层,而且数量众多。
每日在农田里劳作的汉子,其身体素质自然远远高于市井小民。
常年出海捕鱼的渔民水性又极好。
这两个群体最为适合宜居吕宋。
比起其他地区的汉人也更适合吕宋的环境。
对于这些人刘煜自然不会让他们去种地,同时也不会打散编入各个镇中。
刘煜直接以这四百多人编制了全新的辅兵镇。
由虎贲镇的辅协长担任协长,班长担任副协长,精锐兵士成为班长。
以抽调虎贲镇军官方式建立辅兵镇将官体系。
至于副协,副班自然会从之后的督训中提拔。
辅兵镇,刘煜主要想作为预备役部队使用。
在虎贲等镇官兵损耗太大时,直接从辅兵镇挑选精锐补充虎贲镇中。
因此训练力度要不及虎贲镇,同时军饷,武器配置也远远达不到明军陆镇标准。
当然了,刘煜也不会真的让辅兵镇担任血战攻坚主力,辅兵镇更多是作为后方运输辎重补给以及大营警卫工作,必要的时候给虎贲镇等大镇充充血,恢复元气。
训练这帮潮州新兵的任务自然由虎贲镇中的老兵负责。
刘煜也没有在此多做停留,毕竟督训士兵等事情交由手下的协长去做就可以了。
戈尔显然还沉浸在明军大规模迁移汉民至吕宋的忧虑中。
刘煜自然不能苛责这名东印度商人,为什么不和自己一条心。
事实上,这些时日东印度公司对明军的帮助已经是雪中送炭了。
至于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会作何反应?
刘煜也不屑知道,毕竟现在的吕宋明军一日比一日强大。
源源不断的从大陆迁移汉民以补充吕宋人口。
维甘,拉瓦格的火器司正加班加点地生产火铳,火药。
遍布城中的铁器铺没日没夜的锻造着兵器。
长刀,长矛,藤盾,番弓,各式装备甚至能直接普及辅兵新镇。
这也是刘煜和马尼拉对战的资本。
不过,凭这些要想反攻大清,那还远远不够。
要想夺回台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