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 玉虚彩莲 第四十八章 离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卷二 玉虚彩莲 第四十八章 离别 (第2/2页)

们都不感到惊奇。而秭归的永济井卤槽上留有龙的蟠纹,与大昌人们所见之物无异,有见识的人说龙有灵瑞,如今见龙升天,其身形留存了卤中,所以难以呼风唤雨。当时的云安县有一座汉成宫,在山顶上有一个天池,深七八丈,内中有一动物象蜥蜴,长八寸,五颜六色,经常跃于水面,象小龙。而夷陵清江有一狼山潭,其中有龙,当时有一土豪祈雨而见之,当时见水面露出锦被,还浮出非常大的木头,横塞于水面,象是龙的巢穴。而在遂州的高栋溪潭边,每年都有人见到龙。龙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对龙的存在毫不怀疑。

    龙也广泛的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其中唐李朝威的小说《柳毅传》,故事如下,秀才柳毅赴京应试,途经泾河畔,见一牧羊女悲啼,询知为洞庭龙女三娘,遣嫁泾河小龙,遭受虐待,乃仗义为三娘传送家书,入海会见洞庭龙王。钱塘君惊悉侄女被囚,赶奔泾河,杀死泾河小龙,救回龙女。三娘得救后,深感柳毅传书之义,请乃叔钱塘君作伐求配。柳毅为避施恩图报之嫌,拒婚而归。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为渔家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遂以真情相告。柳毅与她订齐眉之约,结为伉俪,幸福一生。

    而关于龙角也是真实存在的,另一则记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龙角发出极为晶莹的光芒,而且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而现代的松花江流域曾经屡次被人报道见过一种象传说中的龙那样的蛟,科学未必能够解释得清楚这些古怪离奇的事情,古籍记载,龙为一种大蛇所化,五百年为虺,再五百年为蛟,再千年为龙;或说五百年为烛龙(烛九阴,一种大蛇。),再五百年为蛟龙,再五百年为应龙,可直飞冲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