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官商两道(1) (第2/3页)
杯水车薪。连勉强够用都很难。
这般也导致大多地方官另需要大量的私产来支撑自家府内进出开销和人情奔走以及年末考核调度等额外周旋的银子。也是这般缘故,长久下来,地方上难免就会滋生出一些贪官污吏。一般只要不断太过火,上头管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这种情况拔掉一波新养一波在这个体制内,几乎没有官员能真的避免不贪。毕竟不可能让所有官员都拿海瑞做榜样。若真如此只怕整个体质反而会乱的更彻底。
只是顾七现下听这中年男子话中的意思,这位郡府刘大人在麓山郡内的口碑很好,至少很受城内百姓的爱戴,如此一来这位刘大人显然不会再郡城内做太过离谱的荒唐事,至少明面上克扣税银,私收贿银或者私德有亏之类的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这般一来,唯一能创收的也就只剩下了自己原本的私产或者妻子陪嫁私产运作得当,才能有些贴补用的产出。陷入这些产出能支撑日常开销就不错了,便是薄有积累也不会太多。
若真都用去外郡购买高价私粮用来施粥救助显然也支撑不了多久。
毕竟这是一个郡城,再疫情前麓山郡内可足足有二三十万的人口。远不是一个村一个镇能比的,也不是平日里几家商户在自家门口小范围的施粥施粮聊表善心能比的。
这样大范围的且长期的施粥施粮就是这位刘大人有金山银山也支撑不住,便是后头从免费换成了低价有偿卖粥,也不是一个四品郡府的财力能支撑的。毕竟哪怕是面向一个人只亏一文钱,十万人就是十万文就是一百两银子,二十万人就是亏两百银子,可这天长地久的,哪里只需要亏两百两银子就足够了的。
这般想着顾七也就这般问出了口。
果然那中年男人又道:
“光是私贴银子自然也不够,再后来刘大人还亲自去了临杭求助。各位想来不知道。刘大人出生自临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