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两盟主的态度!致敬,不为人知的孤勇者们!(6.6k大章) (第2/3页)
往,我要知道,他此前十九年究竟干了什么,接触过什么人,另外,吴鼎山是最早查霍元鸿的,我怀疑他藏了什么没报上来,让人去吴家搜查下……”
“此事列为最高等级绝密,外泄者,视作叛国。”
向振邦很清楚,一旦真让一直搞事情的旧世家得知霍元鸿在短时间内从普通人到顶级大宗师,肯定要发疯,为了维护他们自身的地位、安危,宁可天朝没了,也要不惜代价围剿这个敌视旧世家的未来武仙。
到时候,勉强有了一致方向的天朝势必彻底分裂,最先分裂的就得是世家联盟的主战派、求和派和逃亡派。
就连他自己领导的主战派,都得因利益不同分裂!
向振邦知道,他面临的,是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一个将会付出无尽代价、不等洋人来就要先内部拼光元气的选择!甚至一旦失败,很可能将天朝彻底拖入深渊,连后世翻盘希望都未必能留下的选择!
心腹离开后,向振邦坐在椅子上,在一片寂静中,闭目静坐了良久。
再睁开眼睛时,眼里只剩下一片平静。
如果真能确认霍元鸿的天赋,分裂了就分裂了。
他本就不是向家人,世家,也只是他海外兴武会为了实现抱负选择的眼下最强一方,何须考虑什么世家大局。
世家推他出来,跟沈浩然制衡,他也借世家之力实现自身抱负。
若真证明有更好的选择,大不了卷走抱丹、丹劲阶段的大药,带着兴武会的老班底离开!
他要的,从始至终都只有武仙,只有能给他报仇、杀光洋人的武仙!为此,他连自己儿子霸刀都能牺牲!
在事关武仙的事情上,哪怕一直站他这边的方家老绝巅,他都不会全信,不会全告诉。
……
此时,兴武盟的一处隐秘据点。
沈浩然的心腹正在汇报着另一战场最近的情况。
“……五日,洋枪队于鹿城围杀一个西洋血裔,损失一个暗劲……”
“六日,发现法兰西帝国的特别行动小组在沿海探查,林宗师率队围杀,身中三枪,光洋人小组……”
“七日,刘宗师抓到不落帝国培养的黄种人特工两名,东瀛特工十一名……”
“十一日,洛大宗师和徐大宗师带队追捕海豹特战队半月有余,斩杀精锐狙击手六名,突击手十一名,洛大宗师牺牲,徐大宗师重伤,精锐小队死伤过半……”
在天朝门户洞开后的这数十年里,洋人虽未正式开战,但跟天朝在暗处的较量早已持续几十年了。
事实上,如果没有这些有胆气的武人拼杀在一线,天朝后方早就乱成一团了,洋人有先进装备,怎么可能不到处去袭杀武术高手和年轻天才!
可哪怕霍元鸿,在被洋人高层盯上前,也从不曾遭到洋人特战队的针对,甚至都没听说过有什么洋人特工和特战队。
一方面,是津门高手够多,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有人在更前沿阻拦!
每逢国难当头,总有人只顾自身利益,吃里扒外,但也总有人有胆气有血性,潜伏在一线拼杀!
只是后者,大多死得默默无闻罢了,不为人所知。
相较其他地方而言,津门当真算是少有的安宁之地了,哪怕在平常时候,都集中了全国超过一成的高手,罕有洋人的特别行动小组敢进入津门。
后来季系入驻,在各个制高点都布置了枪手,特别行动小组就更不敢进入了。
但在其他地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渗透和反渗透。
真正有胆气跟洋人先进武器装备打的武术高手,很多都居无定所,孤身潜伏在第一线跟洋人较量,几乎不会露面,以防一冒头就遭到报复狙杀。
甚至有很多高手都学着洋人,反渗透到海外去搞事情了。
神枪武馆的大弟子段水流便是如此,直到最近才有人在天朝疑似发现其踪迹,但一直不露面,不知想搞什么动静。
至于依然待在安全城市守着老巢的宗师、大宗师,除非是同样有其他更重要事情做,必须留下来镇守城市,或者是还有极大上升空间的,否则大部分都是孬种,都是不敢打的老腐朽。
像还有闲暇去看津门大比的宗师,便大多是这种无所事事的家伙,真正有事情的都忙得转不过来,在跟海外十几国以及来自世界各地觊觎天朝单体力量的精锐高手进行命悬一线的狩猎,看谁才是螳螂,谁才是黄雀。
哪还有什么闲情雅致,去关注一场早已内定好第一第二的小辈比赛。
毕竟在比赛前,谁都知道要么世家盟霸刀第一,兴武盟剑痴第二,要么就是换一换罢了,又有什么值得这些在一线走钢丝的高手分心。
就算帮忙去赛场坐镇,有两位绝顶在,还有一些大宗师在,那用得着再说他们这些只占了少数的宗师、大宗师坐镇。
也就罗老宗师一个抽空去了,然后上台死了。
还有更多在暗中紧绷心神追踪和反渗透的高手,连知都不知道后面发生什么,还依然以为是霸刀还是剑痴已经拿了第一。
尤其在沿海边境一带,国门洞开后的几十年里,真正有血性的武术高手、精锐枪手,跟洋人特工、特别行动小组厮杀得无比惨烈。
凭借武人远超普通人的敏锐眼力和气机感应,将大部分外国渗透小组都拦截在天朝门户之外,给大后方的年轻人创造相对安全的成长环境,无需担心一冒头就遭到渗透小组用炸药、洋枪刺杀。
让下一代人有机会成长起来,接过他们的班,甚至出现更强的高手。
像前来津门支援的大多武术高手,便是一到就销声匿迹,前往实力不够的沿海区域支援,分散潜行在暗中,搜寻、拦截洋人精锐小组或是血裔的渗透,以免大后方出问题。
当初来抓捕霍元鸿的特战队,都是走了某个势力的隐秘渠道才能越过多道拦截线顺利进来,不然多半也得恶战一场,未必能到鹅城就被拼完了。
只不过这种较量,是小规模的暗中厮杀,没放到台面上。
明面上的天朝,跟西洋依然处于停战期,而处于待在大后方高手掌控中的报纸也不会刊登这种事情,鲜有人能知道。
对外,依然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那些敢打洋人的武术高手,哪怕在厮杀中牺牲,对外的说辞也基本是病逝或是练功出岔子。
一方面避免影响稳定,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徒子徒孙遭到报复。
过去三十年,全国范围内,仅在统计中的明劲以上武人,“病逝”数量就远超四位数。
按平均一万人里有一个武人来算,再考虑到很多孤家寡人的武人根本不知道消息,还有很多势力不允许自家武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