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汤若望 (第2/3页)
廷命官,却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千户使得起的。”
“啊,你的意思是……这人是谁?”孙元心中突然又起了一个念头,却朦朦胧胧地无从琢磨。
朱玄:“汤若望汤监正。”
孙元一拍大腿:“就是他了!”脑中的记忆一下子鲜活起来。
据真实历史记载,汤若望经徐光启推荐,于崇祯三年进京供职于钦天监,任监正。译著历书,推步天文,制作仪器。
同时,利用向太监讲解天文的机会,在宫中传播天主教,受洗入教的有御马监太监庞天寿等。汤若望在历局期间,还同中国学者合作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所著的欧洲开采、冶金技术的巨著《矿冶全书》,中译本定名为《坤舆格致》。
崇祯七年,他又协助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明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为当时介绍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著作。
可以说,这老教士乃是当时中国第一流的科学家和火器专家。
孙元最早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乃是后世一本叫《鹿鼎记》的。再那本书上,这个汤神甫就是个操炮高手,他做设的炮厂就替中的康熙皇帝造过几门大炮。
如此一个人才就摆在自己面前,如何肯就此放过?
“这人制造的火炮确实不错。”朱玄水也点头:“尤其是他仿制的红夷大炮,简直就是精品。不过,他官职实在太高,虽然传道的事情颇不如意,却不是你能请得动的。堂堂正五品的官员,怎肯自敢下贱去做军户,孙元你是白日做梦吧?”
说到这里,他不住冷笑。
孙元淡淡道:“不试试怎么知道,这洋人的心思可和咱们不一样。朱千户,你也别说我是不是在白日做梦。若你还念着咱们之间的情分,翌日上京之后,请帮我联络一下汤神甫。就说,我孙元如果有机会,想和他见上一面,说些要紧的话。”
西洋人,尤其是这种有信仰的传教士,可没有中国人的官本位观念。相比起尘世的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