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第3760章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 (第1/3页)
长安城,骠骑将军府。
夜漏未尽,星斗犹悬。
斐蓁披衣而坐,眉宇间凝着与年龄不符的沉肃。
荀攸缓步而入,烛光在他深衣上流淌如水。
二人见礼毕,斐蓁开门见山的问道:『使君,蓁有闻,曹贼复侵河洛?』
荀攸点头说道:『然。』
斐蓁皱眉而问,『何以至此?』
荀攸回答道:『公子可知《孙子》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斐蓁起身执弟子礼:『请先生教我。』
『伊阙之失,非败也,乃致之也。』荀攸伸手指向一旁的舆图,『公子何不观之?』
斐蓁起身,『再取些火烛来!』
侍从将烛火挑亮凑近。
斐蓁走到了宽大的河洛舆图边上,微微抬头,目光停留在了伊阙之处,但是很快又滑动到了雒阳城上……
……
……
河洛之中,雒阳城内。
面对曹军的气势汹汹,紧急军事会议正在连夜召开。
从来提出要攘外先安内的举措,表示在大战到来之前,先清除内奸,也是应有之意。
只不过现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鉴别真伪,若是一刀切下去,难免会伤及大片的无辜。
人手不足,是最大的短板。
就像是枣祗所说,有闻司最先要保证的就是河东平阳,以及关中长安,而河洛之地么……
后世大东,虽然官方宣称公务猿占总人口的接近1%,但是实际上再加上临时工和合同工,这个数量远远超过1%,即便是如此,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依旧难免手忙脚乱,甚至『忙中出错』。
而汉代官吏民众比率,大概是一比七千,唐代是一比四千,明代是一比两千,清代则是一比一千,所以在这样比率之下,要求公务猿能够都长出四只眼睛八只手臂,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不管是骂枣祗早干嘛去了,还是批判有闻司渎职无能,都是属于片面的,不考虑事实根据的指责。那么在大汉当下,仅以雒阳城中及其周边的有限的官吏人手,就能在曹军来临之前不仅要做好稳固城防,抢收庄禾,还要做好清理内奸?
显然是不可能的。
枣祗也知道这一点。
那么,眼下的重点是什么?
似乎第一要素,应该是稳固城防。
可真的就是如此么?
枣祗缓缓踱步,思索良久。
『今之局势,虽危如累卵,然绝非以暴止暴之时。』枣祗站定,缓缓说道,『主公兴仁义之师,布新政于天下,首重者,乃民心也!若因惧内应,便行瓜蔓之抄,效法秦之苛政,则无疑自毁长城,使民心惊惧,士林离心。届时,无须曹军来攻,我等已先失立足之基。』
『内应固然可恶,必除之而后快!然当明法度,细稽查,有罪证者,立斩不赦!无实据者,不可轻扰。岂可因噎废食,行宁错杀,毋放过之酷烈手段?此非治国之道!昔商鞅立木取信,方得秦人畏法;若仅凭猜忌滥刑,与夏桀商纣何异?』枣祗停顿片刻,语气转为极其坚决,『曹军奸细当除,然并非当下紧要之事!』
从来张了张嘴,还想争辩,但看到枣祗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将话咽了回去,低头道:『在下……遵命。』
枣祗微微颔首,随即目光重新落回舆图上。
太谷关。
『伊阙已失,雒阳西屏已破。太谷关虽暂得保全,然其地偏东,已失犄角之势。司马仲达与王文舒虽御曹军进袭,然兵力有限,独守孤关,若曹军自伊阙北上,或东出迂回,则太谷关腹背受敌,必不保也……』
枣祗抬起头来,看着众人,『雒阳急需兵力,不可使良将精兵困守孤地!当务之急,非是株守残关,而是收缩兵力,巩固雒阳根本,以待主公回援!』
『传我命令!』枣祗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即刻以八百里加急,令太谷关司马、王二将,放弃太谷关,收拢所有能战之兵,携可用粮秣军械,火速退回雒阳布防!不得有误!』
……
……
长安城中。
骠骑将军府议事厅内。
灯火通明。
荀攸缓缓的说道:『公子可知为何主公令枣子敬统领河洛?』
斐蓁下意识的就回答道:『河洛战后复耕,子敬叔自然是当仁不让!』
荀攸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
斐蓁看了荀攸一眼,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只是流于表面,便是眉头微微一皱,思索起来。
荀攸又是补充问道:『为何主公有令,待到了昨日,方让杜伯候前往传令,撤离伊阙?』
『这个……』斐蓁挠了挠后脑勺,觉得有些痒。
……
……
伊阙关的城墙上,黑烟尚未散尽,焦糊的气味混杂着血腥,在秋日的空气中凝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厚重。
曹操按剑而立,玄色大氅在关城的风中猎猎作响。
他眺望着关内关外一片狼藉的战场,脸上依旧是带着那种惯有的,睥睨一切的豪迈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