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57章常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757章常武 (第2/3页)

包扎了肩上的伤口,双戟已然在手:『末将愿往!必取二将首级!』

    曹操却是摇头笑笑,没让典韦用武力蛮上,而是令人推上火药车来。

    『何必与困兽角力?』曹操觉得胜券在握,转头看着典韦,『汝伤势如何?』

    典韦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区区小伤,何足挂齿?』

    曹操目光停留在典韦伤口之处,微微笑了笑,『即便是小伤,也不可大意。某之安危,还要仰仗于汝。』

    典韦大为感动,『敢不为主公效死!』

    曹操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回伊阙关的方向上。

    他准备打通伊阙太谷关,重新冲进河洛平原,除了要断斐潜的粮道,施展老战术之外,并不是为了二次攻打潼关长安,偷斐潜的老巢,而是为了再次展现出一定的『实力』,重新笼络豫州兖州徐州等地的士族……

    这些传统的,旧大汉的士族大姓,地方豪强。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曹操和斐潜两个人周边的小圈子,就是代表其各自利益的『政治集团』。

    而那些分部在大汉各个郡县的士族,那些从地方土地兼并,从经学世家起步的士族,并不是具备完全意义上的『阶层』,或是『集团』。

    当然,广义上称之为『阶层』,或是『集团』,也是可以的,毕竟所有的事情都不能绝对化。

    如果说将『阶层』或是『集团』的定义狭小一些,也就是『政治利益的一致性』,那么这些士族大姓地方豪强真没有什么『坚定』的一致性,而是左右摇摆不定,就像是藤蔓,一定要附着在某些『坚定』的树干上,才能向上攀爬。

    曹操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必须要在此时此刻,让中原的士族,至少是一部分的士族感觉到他曹氏政治集团,还有和斐潜抗争的能力……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如果曹操他现在以优势兵力,而且亲率大军,若是还拿不下这一个残破关隘……

    不过就算是以虎搏兔,亦当全力。

    ……

    ……

    黄忠和张烈虽然拦截了大部分的曹军跟着溃兵冲进关中,但是等他们两个带着剩余护卫撤进关内的时候,便是无法顾及吊桥了。

    吊桥的绳索链条,被曹军砍断。沉重的桥面轰然落下,扬起一片尘土。

    而且即便是吊桥绳索没被砍断,当桥面上有那么多人的情况下,也是根本拉扯不上来……

    『铛!』

    城门之处,张烈架开了一名曹军兵卒的战刀,然后一脚将其踹得倒飞出去,撞在了随后跟来的另外两名曹军兵卒身上,趁着间隙闪身进了关门,『快关城门!』

    他的声音嘶哑,却依然有力。

    十几名骠骑兵卒顿时大喝一声,奋力将城门合拢,并且试图架上粗壮的门闩。

    城门发出沉重的吱呀声,缓缓关闭。

    曹军兵卒自然不肯让城门这么容易被关上,不仅是全力和骠骑兵卒对抗,还在门缝里面试图用刀枪来戳杀骠骑兵卒。

    长矛从门缝中刺入,不时有士兵惨叫倒地。

    骠骑兵卒也自然反过来也用长枪去戳曹军……

    一时之间有些僵持不下。

    城门处变成了一个小型战场,双方在门缝间殊死搏斗。

    『火油!』张烈一身是血,喘息了几下便是大叫道,『快往城门洞外倒火油!』

    『不,不得用火油!』杜畿从关墙上下来,制止了张烈的号令,『火油当用在关内……见过黄将军……来人,快给二位将军疗伤……』

    医师急急上前,替黄忠和张烈,以及其他伤兵进行治疗。

    黄忠有些懵圈,『你……』

    张烈便是如此这般的解释了一下。

    『撤出伊阙?』

    黄忠有些茫然,连带着眼神都有些发散了……

    怎么不早说?

    要是早些……

    可是战争就是如此,哪里会有什么次序竟然,安然有序?

    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是错乱,繁杂。

    杜畿也没空和张黄二人多寒暄,『二位将军还能战否?现在需要拖延曹军,腾出人手来在关内布置陷阱!』

    『某来!』张烈站起身来,示意亲卫重新给他披挂,然后一巴掌按在了黄忠肩上,阻止了黄忠起身,『老将军……某之前不该贪功夜袭,害得老将军……待回军之后,某再向老将军负荆请罪!』

    张烈说罢,也不等黄忠回话,便是带着剩余的亲卫往关墙奔去。

    『老将军可骑得马?』杜畿看着黄忠腿上的伤口,问道。

    黄忠扶着护卫站起身来,『可!』

    杜畿也不废话,『还请老将军领兵卒于关内街道维持秩序,但有不法乱军之辈,直斩之!』

    黄忠拱拱手,自是领命。

    趁着曹军重整阵型的空隙,关内撤退进行得井井有条。

    民夫和兵卒用猛火油浇灌关楼支柱,在主要通道下埋设绊索和铁蒺藜。

    伤兵被小心抬上铺满稻草的粮车,同时医官也渐渐的跟着这些伤兵撤退。

    杜畿穿行在忙碌的人群中,不时停下吩咐……

    『杜参军,老朽要留下来断后!』一名苍头老卒忽然拦住了杜畿,『老朽没有负伤!当留此断后!』

    先重伤,后轻伤,随后民夫和老弱,最后才是断后的兵卒。

    这是杜畿定下的撤退规矩。

    而显然这名苍头老卒不愿意『遵守』这个规矩。

    杜畿摇头说道:『老丈岁月如此,当随车撤退。』

    『参军不知!』老卒激动道,『永寿年间羌乱,老朽在陇西当兵……当时,当时都尉率先逃命,却将百姓……如今骠骑将军麾下,都是好汉!老朽当下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