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暗流涌动 (第2/3页)
市领导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題,难道说,杨卫国此举,只是为了让于寒安挪窝。
乔瑞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有些凉了,涩涩的苦,心里却更苦。
即便洞悉了杨卫国的盘算,他也无能为力,在人事任命上,市委书记原本就有先天的优势,何况,即便是有柯正平的支持,他在书记碰头会上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杨卫国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又岂会将这个提案抛出來。
一旦书记碰头会上通过了,常委会上还会有阻力吗,如果是以前,他还有狙击一下的心思,就算于事无补,也让杨卫国不那么好受,可现在心思也淡了,而杨卫国把控了人事任免权,就能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也会让更多看到希望的人趋之若鹜地往他身边挤,如此循环下去,以后哪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可自己,究竟还能做些什么呢,一时间,乔瑞华有些迷茫了,甚至心头涌起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武溪,真是自己仕途中的滑铁卢吗。
……
结束了同林辰暮的通话,杨卫国坐在沙发上怔怔出神,这段日子,心里不知道怎的,一直很浮躁。
林辰暮在电话里,详尽汇报了东江钢铁厂改制的工作,这几天,林辰暮几乎全都扑在东江钢铁厂,其他工作几乎都交给唐凝和苏昌志负责,有什么必须要他亲自处理的文件,也是由专人送去钢铁厂给他审阅,可谓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可杨卫国却莫名的就有些担心,一百六十多亿的大手笔,就算杨卫国都觉得诚惶诚恐的,不得不再三考虑,细细琢磨,何况一个高新区。
想法是很好,方案看起來也很完美,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杨卫国却始终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安,项目越大,方方面面的环节就越容易出问題,况且近百亿的投入,高新区为了筹集这么大一笔资金就连办公大楼都要卖了,万一资金链断了,整个高新区的财政都会被拖垮。
按理说,依照高新区目前的情况來说,解决东江钢铁厂的问題有很多方法,根本用不着铤而走险,选择这一种最激进的方式,在杨卫国看來,这和林辰暮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从进入官场后,因为各方面的缘故,他一直都顺风顺水的,沒跌过什么跟斗,以至于行为做事越來越理想化,从而忽略了各种潜在的危机。
杨卫国记得,自己外放之前,姜老以前曾经对他说过:这个社会,最容易当的是领导干部,最容易犯错的是领导干部,最不容易提拔的是领导干部,最容易下台和最不容易下台的也是领导干部,所以不管占了哪个位子都一定要珍惜,因为这些位子不管大小,每一个位子时时都有无数只眼睛在盯着,在盼着,每一个位子其实都既危如累卵來之不易。
因此,杨卫国也不希望林辰暮去轻易犯险,年轻人有冲劲儿是好事,可一旦失误,被人拿捏着把柄,对于今后的发展是很受影响的,他杨卫国可以出事,林辰暮却不能出事。
杨卫国就考虑,是不是应该和林辰暮谈谈,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随即被拧开,傅泽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