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姜宁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第2/3页)
姜宁心里“咯噔”一沉。
姜宁本是现代人,意外成了加入穿越大军中的一员,一穿来就是镇北大将军顾渐深的美妾,背地里是靖王眼线。
但好在顾渐深常年镇守北方,不在京城,主母人善可亲,锦衣玉食不曾苛待过她,日子过的喜滋滋。
可谓光拿钱不办事,这般美的日子过了三年。
顾渐深因被丞相弹劾拥兵自重,说是顾渐深有使不完的银钱,不用朝廷供给,军队用度自给自足,还能拿出一大笔给受灾的饥民。
这事是怎么发现呢,因北方大旱闹饥荒,路途遥远,灾情传到朝廷时已经过了大半月,皇帝立即派钦差去赈灾,发现灾区无一伤亡,因镇北军广搭粥棚,早晚各一次,偶尔还有肉粥,一搭还一整个月。
其中得耗多少银子呀。
而镇北军哪来那么多银子?
准是镇北大将军为争功绩,挪用军粮克扣军饷,这是监守自盗!
钦差一查,镇北军粮仓是满的,军饷也没有缺少过任何一个士兵。
纯粹是顾渐深有钱?
他哪来那么多钱!
若不是查不到一点顾渐深与敌国联络的痕迹,弹劾内容就要变成通敌叛国了。
于是,被皇帝猜忌,一道圣旨卸军权回京养老了。
年仅二十八就能养老,姜宁做梦都能笑醒。
但听说顾渐深大发雷霆,沿途剿匪,一路杀回京的。
眼看顾渐深剿匪造福当地百姓,是立了功的,皇帝也没好意思视而不见,便又给顾渐深封了个京官。
在大理寺,任大理寺少卿,主管档案,干的是文职的活。
一个正二品武将贬官干从三品文臣的活,顾渐深又怒了。
可在京城是顶级治安,没匪给他出气泄火,脸臭的没人敢靠近,憋着又难受。
于是,姜宁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更换好华丽的衣裳,在嫣儿的服侍下梳妆,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但姜宁一点都笑不出来。
“嫣儿,你在外面等着先。”
姜宁支开嫣儿,从角落里拿出古铜色的火盆和一大袋折好的纸元宝,一股脑的都倒进火盆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