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连战连败 (第2/3页)
要想布置《天罡地煞阵》,就必须有大面积的开阔之地。
而南京城外山势险峻,根本不可能布阵,只有浦口才有这个地理优势。
大军占据浦口后,吴三桂和刘宗敏并没有因此而胆怯,而是列阵于浦口,跟明军对峙起来。
我按照《天罡地煞阵》的布阵方法,将大军分成了七组,再以北斗七星的形状,将他们分别安插在七个军事据点上。
这七个军事据点犬牙交错,进可攻,退可守,看上去无懈可击。
列阵完毕,我亲自拍马于阵前,就与吴三桂叫嚷起来,希望他主动出击,然后我再反客为主。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吴三桂一改往日的骄纵姿态,他死死地摁住手下的人马,不管我如何叫阵,他就是不肯定出战。
如此一来,明军就只能与其僵持。
见吴三桂迟迟不肯动兵,我手下的人就急了,纷纷请示我,想要主动出击。
说实话,我也不想跟吴三桂这么僵持下去,但朱元璋在写《天罡地煞阵》的时候,专门提了一句,说《天罡地煞阵》最大的优势不是主动出击,而是化被动为主动,让来犯之敌,困死于阵中。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迟迟不让手下的人贸然出击。
但是,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因为明军的粮草全都储备在南京城中,如果僵持久了,粮草供应就会出现问题。
在这样的艰难形式下,我只能先派出李定国,从右翼进攻吴三桂大军,希望这么一攻,能引蛇出洞。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李定国大军刚刚冲到吴三桂战前,数以万计的“火球”,就朝李定国大军砸了过来。
这火球不同于明军使用的火铜,它坠地之后,并不会爆裂伤人,而是弥漫出阵阵烟雾,就有点类似现代战争中使用的瓦斯弹。
烟雾弥漫之后,明军将士根本看不清敌人在何处,瞬间就乱了阵脚。
就在这时,吴三桂大吼一声:“放箭!”
他话音刚落,如雨点一般的乱箭就朝明军射了过来,明军将士纷纷倒地,顿时就乱成一团,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见状,我马上让夏完淳在阵前点燃烽火,然后冲李定国喊道:“李将军,向烽火台这边撤军!”
李定国听后,带着将士就狂奔向烽火台,而吴三桂大军并没趁乱追击。
虽然李定国有惊无险的撤了回来,但仍有两千多明军因此死伤。
这一役打完,吴三桂依然是按兵不动。最后我实在没办法了,又派郑成功和张昭,各率一队人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