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明军中计 (第3/3页)
部队。
一旦明军主力部队在海州被全歼了,那他不但可以轻松夺回淮安、滁州,甚至还能拿下南京。
想到这里,我马上就派人把李定国叫了回来。
叫回来之后,我就跟李定国分析起当前的局势,希望他不要跟吴三桂、刘宗敏硬来,而是要避其锋芒,保存明军的实力。
李定国听我分析完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命令手下的将士,火速撤兵离开海州。
果然不出我所料,离开海州后,吴三桂、刘宗敏就对明军穷追不舍,很快明军就失去了淮安,紧接着又丢掉了滁州,最后只能退回南京。
明军虽然退回了南京,但这数战下来,直接就损失掉了将近五万人马。
而我之所以选择退回到南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保存实力,想等满清再度进攻山海关后,再北伐。同时,南京有长江天险可守,就算吴三桂军事能力再牛,他也无法度过长江天险,拿下南京。
然而很操蛋,我退守南京后,多尔衮迟迟没有搞定满清皇位,就没法进攻山海关,这就导致了吴三桂一直不撤兵北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要想北伐,难度极其的大,所以就只能坐等多尔衮。
……
这天中午,我正在营中安抚手上的将士,一封密报突然递到了我手上。
我打开密保一看,是刘文秀写的,他跟我反应,说水西土兵虽然驰援了成都,但现在他依然抵挡不住次仁.多杰的进攻,希望我能调孙可望前往成都,如果孙可望再不去的话,成都绝对不保。
看到密保,我他妈直接懵了!
我在想,难道史书对刘文秀的记载有误。
史书上说刘文秀军事才能极高,但现在水西土兵都去了成都,他怎么还抵挡不住次仁.多杰呢?
更操蛋的是,我上次就给孙可望下了圣旨,让他去成都,但他根本没回复我。
现在刘文秀要我调孙可望去成都,我他妈怎么调的了。
而孙可望之所以不回应我,极有可能还是因为朱由榔那畜生从中干涉。
想到这里,我头都快爆了。
我他妈一方面要应对吴三桂,另一方面,还的帮刘文秀他们想办法,这个皇帝当的真的是太累。
但我想了一下,南京现在有李定国在,还能守住。
若是孙可望不驰援成都,那成都必然不保。
一旦成都不保,我日后要想北伐,粮草又会成问题。
想到这里,我就把李定国留在了南京,然后带着沐夏跟夏完淳,就连夜赶往了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