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解密经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 解密经书 (第2/3页)

聊起经书他侃侃而谈道:“太祖皇帝朱元璋平定四海后,在洪武六年,让国师刘伯温编著《炫华经》。经书一共八本,乃我大明镇国重器。太祖皇帝担心江山不稳,于是将八本经书分别送给了四位皇子,和四位忠臣,要他们世代保存好经书,一旦国家有为难,只要集齐八本经书,便可逢凶化吉。”

    我草,真的跟我想的一样,经书真的是一套分成了几本。

    但我没想到朱元璋这么鸡贼,他没有把整套经书给任何一个皇子,也没有让某个大臣全部据为己有,其实就是害怕得经书的人谋反。

    想到这里,我急切的问道:“那这八本经书,分别给了谁呢?”

    “四个皇子分别是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四位忠臣分别是黔国公沐英、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

    听他这么一说,我内心豁然开朗,因为我现在已经知道这些经书的主人了,只需找出他们的后人,应该就能找到经书了。

    于是顿时脱口而出说道:“那岂不是朕在北京发现的那本经书,就是燕王朱棣留下来的?而鞑子去云南偷的就是黔国公沐英留下的那本经书?”

    “是的皇上,燕王朱棣镇守北京,后来做了皇帝,经书自然在皇宫;而沐英家族世镇云南,一直效忠朝廷,经书也就留在了昆明沐王府中!”

    说道这里,我又问道:“那朕在南京上书房怎么只发现了一个经书盒子,但没有发现经书,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会这样?”洪承畴懵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

    随即他环视左右,见没人就从自己的怀中摸出了一本经书,直接递给了我。

    “皇上,这本经书是鄂国公常遇春的后人前年交给臣的,可惜臣身处关外,没有机会给皇上,皇上你务必要收好!”

    原本我之前还挺恨洪承畴的,觉得他毕竟是个叛贼,但当他跟我说起这番话的时候,我还是能感受到他骨子里流淌着汉人的血液。

    “那你是怎么知道经书的事的呢?”

    “臣原本不知道,是鄂国公后人见天下大乱,才告诉臣的!所以皇上要想找到其他几本经书,就务必要找到当年那些皇子忠臣的后人,决不能让经书落于鞑子之手,不然我们汉人就遭殃了。”

    听到这话,我很是感动,这可能就是大汉名族五千年不衰的原因吧。

    我拍了拍洪承畴的肩膀,说道:“老洪啊,朕若是能光复大明,一定记你一功。只是这《炫华经》朕看了几遍,都没有发现其中具体的秘密啊?”

    “罪臣只想赎罪,谈不上什么功劳!至于经书中的秘密,罪臣也只是听鄂国公的后人说集齐了八本,就能使大明江山永固,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你这话说的跟没说一样。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朕根本找不到经书里面具体藏有什么秘密,反而满清和西藏喇嘛好像都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