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章 总有人脚步快一些,也总有人脚步慢一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4章 总有人脚步快一些,也总有人脚步慢一些 (第2/3页)

有一回,父亲才牵着他出府,没走多远,便见一个比他还小的男童,跪在路边,朝着来往行人不住地叩头,身后躺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

    “老爷,少爷,行行好,救救我祖父。”

    父亲心软,看着老人只剩一口气的模样,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给老人家吃口饱饭,安心上路。”

    男童年幼,哪懂得何为“上路”?磕头道谢后便跑去粥铺端来一碗稠粥,喂给老人。

    老人此时已进气少、出气多,白粥喂进去多少,便流出来多少。

    父亲叹了口气,无奈地拉着杜衡离去。

    杜衡被父亲牵着,一步三回头,看着男童原本因得银子而绽开的笑意,却因老人吃不下粥而伤心慌乱。

    “尽人事,听天命。咱们能做的,也就到这里了。”

    父亲停下脚步,俯身看向尚不解世事的杜衡,缓缓说道。

    那是杜衡第一次见到这种生死离别之景,才知晓原来这世上竟有此等无力回转之事。

    母亲、祖母总是同他说,好好读书,什么都莫要多想,有了功名便有了一切。

    他偷偷跑出去玩时,那些下人家的孩子却说,长大要做大生意,赚许多银钱,便能万事不愁。

    可饱读诗书的父亲,在这对祖孙面前,施舍了银钱,依旧无力相助。

    可见,读书与银钱,并非万能。

    正当男童的哭声越来越大时,“叮铃、叮铃”的一阵脆响,似将这悲苦的画面撕开了一道口子。

    杜衡闻到了一股祖母房里才会有的药材味道。他忍不住望去,只见一名身着素衣、背着竹篓的男子摇着药铃走来。

    男子经过父子身边时,那甘苦的药材香便更加浓郁,杜衡回头,看着男子在祖孙俩面前停了下来。

    他拉了拉父亲的手,问:“父亲,那人是做什么的?”

    “游方郎中,给穷人看病的。”

    “大夫不是也治病吗?”

    “不是人人都请得起大夫。”

    素衣郎中抬起老人的手腕切脉,随后又看了看老人的面容,最后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