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4章 油田 (第3/3页)
培训方面我也打算让其他人来负责,不让周凯去接触了。”他本打算把培训的事情交给周凯的,既然周凯搭上了刘畅那破船,那就算了,他把权力收回,交给别人。
班组里张强自以为是地做职务变更,而现场那边,以林默为带头人,大家积极地进行着沉淀池排泥阀的检查,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汗水和喜悦。
休息的时候,几个人席地而坐,聊起了自己来到化工行业的初衷。
林默最后一个发言。
他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满是怀念地说道:“我爸是这个行业的,他是第二代石油人,我爷爷是第一代。我爸爸说,他刚懂事的时候,我们国家石油行业正难。他年轻的时候,大概 1960年吧,中国石油行业被西方国家在技术、资源和设备上卡脖子。1958年开始,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援助我们石油开采和冶炼等方面的专家,西方国家还禁止我们从其他国家获取石油技术、设备和原油……”
提起这些,大家听得聚精会神,尤其是几个小伙子,眼巴巴地看着林默,希望他多说一些。
林默接过刘畅递过来的矿泉水,一口气喝了半瓶后继续说道:“当时我们中国石油产量非常低,大概只有 500万吨,根本没办法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需求。由于严重缺油,好多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只能顶着一个由煤炭制取的煤气包行驶,而飞机、坦克等也急需石油。
面对这些危机,我们开始了大庆石油会战。1959年 9月 26日,黑龙江松辽盆地的‘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
周凯插了一句:“我知道我知道,那就是大庆油田!”
刘畅也点头:“铁人王进喜就在那个时候出现了。他代表了老一代石油人,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誓言,只用三年时间,就拿下了这个世界级大油田。”
阿超激动地开口:“1963年,我爸出生那年,大庆油田建成,中国石油实现了基本自给。我爸爸叫宋石田,我爷爷说当时看到新闻报道,特别高兴,就起了这个名字。”
提起这些,大家越聊越激动,连运行部门一个 2000后的实习生都被吸引了过来。
有人不小心碰到了对讲机,他们的话从对讲机里传了出去。
这时,一个穿着工作服、戴着橙色安全帽的女人,拿着对讲机找了过来。
她想亲眼见见说出这番话的人。